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黑大豆优质高产栽培的技术要求,包括产地环境、品种选择、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收获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山西省范围内黑大豆的优质高产栽培。
Title:High-quality and High-yield Cultiva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Black Soybea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05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410T 075-2024黑大豆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规程》是指导山西省临汾市地区黑大豆种植的重要规范性文件。以下选取部分关键条文进行深度解读。
在品种选择方面,规程明确要求选用通过国家或省级审定的优质、高产、抗病性强的黑大豆品种。例如晋豆36号等品种,这些品种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稳定性,在当地种植表现优异。选择时要根据土壤条件和气候特点合理搭配,确保品种间优势互补。
关于播种环节,规程强调要适期播种,一般春播时间为4月上旬至中旬。播种密度应控制在每亩1.8万株左右,行距为40厘米,穴距为20厘米。播种深度以3-5厘米为宜,播种后要及时镇压保墒,促进种子萌发。
施肥管理方面,规程提倡测土配方施肥。基肥施用量为每亩施用腐熟有机肥2000公斤,氮磷钾复合肥30-40公斤。追肥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在苗期结合中耕除草施入尿素10公斤,第二次在开花结荚期施入尿素15公斤。
病虫害防治章节指出,要采取农业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原则。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减少病虫害滋生环境。在病虫害发生初期可选用高效低毒农药进行喷雾防治,注意轮换用药,防止产生抗药性。
规程还特别提到收获时机的选择,当植株叶片基本脱落,豆荚颜色变黄且部分开裂时即可收获。收获后要晾晒至籽粒含水量降至13%以下再入库储存。
以上内容涵盖了黑大豆栽培的关键技术要点,对于提升黑大豆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意义。希望广大种植户能够严格按照规程操作,实现稳产高产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