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禹州黑芝麻丸制作技艺的术语和定义、原料要求、制作工艺流程、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本文件适用于禹州黑芝麻丸的传统制作技艺及其产品的生产与评价。
Title: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 Yuzhou Black Sesame Ball Making Skills
中国标准分类号:XK 04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110/T 70-2024《禹州黑芝麻丸制作技艺》是河南省地方标准,该标准对禹州黑芝麻丸的传统制作技艺进行了规范。以下是对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一、原材料要求
标准明确规定了制作禹州黑芝麻丸所使用的原材料必须符合国家相关食品安全标准。其中,黑芝麻作为主要原料,其质量直接影响到最终产品的品质。要求黑芝麻应新鲜、无霉变、无虫害,并且要经过严格的筛选和清洗处理,确保杂质含量低于0.5%。
二、工艺流程
1. 原料预处理:包括黑芝麻的清洗、烘干等步骤,确保原料干净卫生。
2. 炒制:采用传统炒制工艺,控制温度在150℃至180℃之间,时间约为15分钟,使黑芝麻充分熟化而不焦糊。
3. 粉碎与混合:将炒好的黑芝麻进行粉碎,并与其他辅料如蜂蜜、蔗糖等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均匀。
4. 成型:通过手工或机械方式将混合好的物料制成规定形状和大小的丸子。
5. 包装:成品需在无菌环境下完成包装,防止污染。
三、质量检验
产品出厂前必须经过严格的质量检测,主要包括感官指标(色泽、气味)、理化指标(水分、灰分)以及微生物限量等项目。任何一项不符合标准的产品均不得出厂销售。
四、储存条件
成品应存放在通风干燥处,避免阳光直射,相对湿度保持在60%以下,温度不超过25℃。同时要注意防潮、防虫蛀,确保产品在整个保质期内保持良好状态。
五、标志与标签
每批产品都必须清晰地标明生产日期、保质期、执行标准号等内容,方便消费者了解产品的基本信息。此外还应该注明“非物质文化遗产”标识,以体现其独特性和文化价值。
六、附录部分
附录A给出了具体的感官评价方法;附录B提供了理化分析的具体操作规程;附录C则列出了微生物检测的相关技术参数。这些附录内容为实际操作提供了详细的指导依据。
综上所述,《禹州黑芝麻丸制作技艺》这一标准不仅传承了古老的手工技艺,同时也融入了现代科学管理理念,对于促进当地特色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