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口岸船舶调度信息系统中信息传输的基本要求、数据格式、传输协议及安全要求。本文件适用于辽宁省口岸范围内船舶调度信息系统的开发、实施与管理。
Title: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Specification for Port Vessel Scheduling Information System
中国标准分类号:M80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102/T 0106—2024 口岸船舶调度信息系统信息传输规范》是一项专门针对口岸船舶调度信息系统中信息传输的技术标准。这项标准旨在确保各系统间的信息交换能够高效、准确地进行,从而提升整个港口运营的效率和安全性。
重要条文解读
# 第5.1条 数据格式要求
本条规定了数据传输时所采用的数据格式。要求所有信息均需以JSON或XML格式表示,并且字段名称应统一使用小写字母,避免大小写混用导致解析错误。此外,还强调了对于特殊字符如引号、斜杠等需要进行转义处理,确保数据在不同平台上的兼容性。
# 第6.3条 数据完整性验证
此部分明确了如何保证发送方与接收方之间数据的一致性。建议通过CRC校验码来检测数据包是否完整无损地到达目的地。同时指出,在出现数据丢失或损坏的情况下,应当触发重传机制直至成功接收为止。这一步骤对于防止因数据错误而导致的决策失误至关重要。
# 第7.2条 安全性保障措施
为了保护敏感信息不被非法获取,标准提出了加密传输的要求。具体而言,推荐使用TLS协议对通信过程进行加密保护,并且要求对关键字段(如身份认证信息)实施单独的加密处理。此外,还建议定期更换密钥以增加破解难度。
# 第8.1条 时间戳同步规则
鉴于船舶调度涉及大量时间敏感型操作,因此该条款特别关注了时间戳的应用。它规定了所有涉及到时间点记录的消息都必须包含UTC时间戳,并且允许最多±1秒的时间偏差范围。这样可以有效避免由于时区差异引起的误解或冲突。
# 第9.4条 错误处理流程
最后,关于错误处理的部分也非常重要。标准指出当发生不可恢复的错误时,系统应该能够生成详细的日志记录以便后续分析。并且提出了一套基本的错误分类体系,包括但不限于网络超时、权限不足以及语法错误等常见问题类型。这些信息有助于快速定位问题根源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解决。
以上就是对该标准几个关键条款较为深入的解释说明。遵循这样的规范不仅能够提高工作效率,还能大大降低潜在的风险因素,对于促进我国港口行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