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水改旱”种植大豆的丰产栽培技术要求,包括地块选择、品种选择、播种技术、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收获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黑龙江省区域内水稻田改为旱作种植大豆的生产活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High-yield Cultivation of Soybean under \"Water to Dry\" Convers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301T 174-2024 “水改旱”种植大豆丰产栽培技术规程》是黑龙江省关于大豆种植的一项重要地方标准。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选址与整地
标准要求选择土壤肥沃、排灌方便且前茬作物为非豆科作物的土地作为种植地。整地时需深耕25厘米以上,确保土壤疏松无杂草。这一步骤对于改善土壤结构、提高保水保肥能力至关重要。
品种选择
应选用适合当地气候条件、抗逆性强、产量高的大豆品种。例如,推荐使用黑河系列的大豆品种,这些品种具有较强的耐旱性和高产潜力。
播种技术
播种时间宜在春季气温稳定回升至10℃以上时进行。播种深度控制在3-5厘米之间,每穴播2-3粒种子,覆土后轻轻镇压。合理的播种密度可以保证植株间有足够的生长空间,有利于通风透光。
肥料施用
基肥以有机肥为主,配合适量磷钾肥。追肥则根据苗情适时进行,一般在初花期和盛花期各施一次,以氮肥为主。科学施肥能够促进植株健壮生长,增加产量。
病虫害防治
要定期巡查田间情况,发现病虫害及时采取措施。可以采用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尽量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保护生态环境。
收获与储藏
当豆荚变黄、籽粒硬化时即可收获。收获后要及时晾晒,降低水分含量至安全水平后再入库储存。良好的储藏条件能有效防止霉变和虫害发生,延长保存期限。
以上内容涵盖了从土地准备到最终收获整个过程中的主要注意事项,遵循这些指导原则有助于实现“水改旱”条件下大豆的高产优质栽培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