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黑土区玉米大豆轮作下有机肥等养分替代部分化肥的技术要求、操作方法及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黑土区玉米与大豆轮作种植过程中使用有机肥等养分替代部分化肥的生产活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Organic Fertilizer and Other Nutrient Substitution of Partial Chemical Fertilizers under Corn-Soybean Rotation in Black Soil Reg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301T 173-2024《黑土区玉米大豆轮作下有机肥等养分替代部分化肥技术规程》是一项重要的农业技术规范,旨在通过科学合理的施肥方式提高黑土区的土壤质量和作物产量。以下将从该标准的重要条文出发,进行深入解读。
首先,在肥料使用原则方面,标准强调了“有机无机结合、用地养地结合”的基本原则。这意味着在实际操作中,不仅要重视化学肥料的施用,更要注重有机肥料的应用。例如,第5.1条明确规定,在玉米和大豆轮作过程中,应根据土壤类型、作物需求以及前茬作物的残留情况合理配比有机肥与化肥的比例,通常建议有机肥占总养分供应量的30%-50%,以减少化肥用量,保护土壤结构。
其次,关于具体施肥量的确定,标准给出了详细的指导。比如第6.2条规定了不同作物阶段的施肥量:玉米种植初期每亩施用纯氮8-10公斤、五氧化二磷3-4公斤、氧化钾5-6公斤;大豆则需调整为纯氮6-8公斤、五氧化二磷2-3公斤、氧化钾4-5公斤。此外还特别提到,在施用有机肥时要充分考虑其分解速度较慢的特点,因此应在播种前或苗期提前施入,并配合适量速效化肥满足作物早期生长需求。
再者,标准还对施肥方法提出了具体要求。依据第7.3条内容,提倡采用沟施或穴施的方式施用化肥,这样可以有效避免肥料直接接触种子导致烧苗现象发生。同时对于有机肥,则推荐采用撒施后翻耕入土的方法,确保肥料均匀分布在根系分布范围内,从而提高吸收效率。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标准非常关注环境友好型施肥策略。如第9.1条指出,在整个轮作周期内应尽量减少氮素淋失风险,可通过设置缓冲带种植绿肥植物来固定土壤中的氮素。另外,为了防止磷钾元素流失造成水体富营养化问题,建议采取覆盖栽培技术降低降雨冲刷强度。
综上所述,《黑土区玉米大豆轮作下有机肥等养分替代部分化肥技术规程》不仅提供了全面系统的施肥方案,而且充分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理念。通过严格执行这些规定,不仅可以实现增产增收目标,还能有效改善黑土区生态环境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