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大豆高效固氮施肥技术的术语和定义、基本原则、施肥方法及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辽宁省范围内大豆种植过程中采用高效固氮施肥技术的生产活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oybean High-efficiency Nitrogen-fixation Fertiliz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301T 171-2024 大豆高效固氮施肥技术规程》是黑龙江省发布的关于大豆种植中提高固氮效率和科学施肥的重要技术规范。以下对规程中的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黑龙江省大豆种植区,特别是那些具有丰富固氮菌资源的地区。这表明该规程主要针对黑龙江地区的土壤条件和气候特点制定,为当地农民提供了科学指导。
二、术语和定义
明确了\"高效固氮\"是指通过合理施肥促进根瘤菌固氮能力达到最佳状态的过程。这一定义强调了施肥与固氮之间的协同作用,而非单纯依赖化学肥料。
三、施肥原则
1. 坚持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的原则。有机肥料能够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微生物数量,有利于根瘤菌的生长繁殖。
2. 根据土壤肥力水平确定施肥量。不同地块的土壤养分含量差异较大,需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施肥方案。
3. 实行测土配方施肥。通过检测土壤养分状况,精准施加所需养分,避免浪费。
四、施肥方法
1. 种肥:每公顷施用腐熟有机肥22500kg至30000kg作为基肥,同时配合使用尿素75kg至105kg、过磷酸钙225kg至315kg以及硫酸钾75kg至105kg。这种做法可以满足大豆苗期对养分的需求,并为后续生长打下良好基础。
2. 追肥:在大豆初花期追施尿素30kg至45kg/ha,以补充生殖生长阶段所需的氮素。如果出现脱肥现象,则需要及时补充磷钾肥。
五、注意事项
1. 施肥前要确保种子质量符合国家标准,且经过精选处理。
2. 在雨季或灌溉条件下应适当减少施肥量,防止肥料流失。
3. 定期监测土壤pH值,保持在6.5左右,因为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根瘤菌活性。
4. 注意保护生态环境,避免过量施肥造成污染问题。
六、附录部分
提供了详细的实验数据支持上述结论,并列举了一些成功的案例供参考。这些信息有助于使用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该规程。
综上所述,《DB2301T 171-2024 大豆高效固氮施肥技术规程》从理论到实践都给出了非常详尽的操作指南,对于提升黑龙江省乃至全国范围内大豆产量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