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中数据治理的总体要求、数据标准、数据质量、数据安全、数据共享与开放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黑龙江省各级各类学校及教育机构在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中的数据治理工作。
Title:Construction of Educational New Infrastructure - Part 4: Data Governance Specific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L80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3/T 3868.4—2024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第4部分:数据治理规范》是一项重要的地方标准,它为教育领域的数据治理提供了系统的指导。以下将对其中的关键条款进行深度解读。
一、数据采集与存储
标准中明确指出,数据采集应遵循最小化原则,即只收集实现特定目的所必需的数据。这意味着在教育场景下,学校和机构不能随意获取学生的个人信息。同时,对于敏感信息如身份证号、家庭住址等,必须采取加密存储的方式,并且只有授权人员才能访问这些数据。这不仅保护了个人隐私,也降低了数据泄露的风险。
二、数据共享与交换
在数据共享方面,标准强调了建立统一的数据交换平台的重要性。该平台应当具备数据清洗、格式转换等功能,确保不同系统间的数据能够无缝对接。此外,还要求制定详细的数据共享协议,包括但不限于数据使用范围、期限以及双方的权利义务等内容。这样做可以有效避免因数据标准不一致而导致的信息孤岛现象。
三、数据安全与防护
针对数据安全,标准提出了多层次的安全措施。首先,需要部署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技术手段来防止外部攻击;其次,定期开展风险评估活动,及时发现并修复潜在漏洞;最后,加强内部管理,比如设置严格的权限控制机制,限制非相关人员接触关键数据。通过这些综合性的防护策略,可以大大提升整个教育系统的安全性。
四、数据质量与维护
良好的数据质量是数据治理的基础。为此,标准建议采用自动化工具持续监控数据状态,一旦发现问题立即通知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理。另外,还鼓励开展定期的质量审查工作,形成闭环管理流程,从而不断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时效性。
综上所述,《DB23/T 3868.4—2024》从多个维度规范了教育领域内的数据治理行为,有助于构建更加健康有序的信息环境。各方参与者需严格按照此标准执行,共同促进我国教育信息化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