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查标准
  • 下载
  • 专题
  • 标签
  • 首页
  • 标准
  • 制造
  • DB23T 3839—2024 粉尘涉爆场所目视化安全管理设计规程

    DB23T 3839—2024 粉尘涉爆场所目视化安全管理设计规程
    粉尘涉爆目视化管理安全管理设计规程安全生产
    11 浏览2025-06-03 更新pdf2.22MB 未评分
    加入收藏
    立即下载
  • 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粉尘涉爆场所目视化安全管理的设计原则、内容、标识要求及实施方法。本文件适用于黑龙江省范围内存在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企业及相关单位进行目视化安全管理的设计与实施。
    Title:Design Regulations for Visual Safety Management in Dust Explosion Hazard Areas
    中国标准分类号:K71
    国际标准分类号:13.230

  • 封面预览

    DB23T 3839—2024 粉尘涉爆场所目视化安全管理设计规程
  • 拓展解读

    DB23/T 3839—2024《粉尘涉爆场所目视化安全管理设计规程》是一项专门针对粉尘爆炸风险较高的作业环境制定的技术规范。以下选取了部分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1. 范围

    该标准适用于黑龙江省范围内存在可燃性粉尘爆炸危险的工业场所,包括但不限于粮食加工、饲料生产、金属粉末处理等。通过明确适用范围,确保所有涉及粉尘爆炸风险的企业都能遵循统一的安全管理要求。

    2. 术语和定义

    - 粉尘涉爆场所:指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可燃性粉尘,并且这些粉尘可能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工作区域。

    - 目视化管理:利用颜色、符号、文字等形式直观地向员工传达安全信息的一种管理方式。

    3. 基本要求

    所有粉尘涉爆场所必须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包括但不限于定期检查设备运行状态、培训员工正确操作方法以及制定应急预案等内容。此外还强调了要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必要的警示标志,比如禁止吸烟、禁止明火等。

    4. 标志设置

    - 在进入粉尘涉爆场所之前应设立明显的入口标志,内容至少包含“粉尘爆炸危险”字样及相应的图形符号;

    - 对于不同级别的危险区需采用不同颜色区分,如红色表示极高风险区,黄色表示中等风险区;

    - 每个危险点位都应当配备清晰可见的操作指南牌,上面写明具体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5. 设施配置

    根据实际需要合理布置除尘系统、通风装置以及其他防护设施。例如,在高浓度粉尘环境中应安装高效过滤器以减少空气中悬浮颗粒物含量;同时还要保证所有电气设备均符合防爆标准。

    6. 培训教育

    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参加专业培训课程,提高其识别潜在隐患的能力。培训内容涵盖但不限于法律法规知识、事故案例分析以及应急处置技巧等方面。

    7. 监督检查

    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辖区内相关企业的日常巡查力度,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到位。对于屡教不改者可依法给予行政处罚直至吊销营业执照等严厉措施。

    以上就是对DB23/T 3839—2024部分内容较为详细的阐述。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执行这项重要的行业规范。

  • 下载说明

    预览图若存在模糊、缺失、乱码、空白等现象,仅为图片呈现问题,不影响文档的下载及阅读体验。

    当文档总页数显著少于常规篇幅时,建议审慎下载。

    资源简介仅为单方陈述,其信息维度可能存在局限,供参考时需结合实际情况综合研判。

    如遇下载中断、文件损坏或链接失效,可提交错误报告,客服将予以及时处理。

  • 相关资源
    下一篇 DB23T 3836—2024 工贸企业危险化学品中间仓库安全管理指南
    无相关信息
资源简介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下载说明
相关资源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2024-2025 WenDangJia.com 浙ICP备20241376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