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场所的消防安全技术要求、场所设置、设施配置及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场所的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
Title:Fire Safety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Electric Bicycle Parking and Charging Sites
中国标准分类号:P61
国际标准分类号:13.2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4/T 2018—2024 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场所消防安全技术规范》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制定的地方标准,旨在规范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场所的消防安全要求。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一、选址与布局
标准规定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场所应选择在建筑首层、架空层或地下一层等位置,并且不应布置在人员密集场所的上一层、下一层或贴邻。这是因为这些区域发生火灾时容易产生烟囱效应,导致火势迅速蔓延,增加人员疏散难度和救援风险。
二、防火分隔
标准要求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场所与其他功能区之间必须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小时的防火隔墙和1.50小时的不燃性楼板进行完全分隔。这主要是为了防止火灾从一个区域扩散到另一个区域,给其他区域的人员带来威胁。
三、安全出口
每个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场所至少需要设置两个独立的安全出口,且任一出口的宽度不得小于1.4米。这是基于安全疏散的基本原则,确保在紧急情况下所有人员能够快速撤离至安全地带。
四、电气系统
对于电动自行车充电设备,标准强调必须安装短路保护装置,并且每个充电插座都应配备独立的漏电保护开关。此外,充电线路应穿金属管保护并埋设于不燃材料内,以提高线路的安全性。同时,充电设施还应具备过载保护功能,避免因长时间充电引发火灾。
五、监控报警
标准指出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场所应安装视频监控系统,并且在每个充电车位上方安装烟雾探测器和温度传感器。一旦检测到异常情况,系统将自动触发警报并将信息发送给管理人员,以便及时处理潜在隐患。
六、应急照明
标准要求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场所内必须配置应急照明灯具,在断电情况下至少能持续工作30分钟以上。这样可以保证在停电状态下仍有足够的光线供人们找到出口,减少恐慌情绪。
七、消防器材
标准明确规定每个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场所至少要配备两具干粉灭火器,灭火器放置位置需便于取用且不影响正常通行。另外,还建议根据实际需求增设消火栓或其他灭火装置。
八、日常管理
除了硬件设施外,标准也对日常管理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包括定期检查维护消防设备、开展员工培训以及建立应急预案等。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和严格的执行,才能真正实现预防为主的目标。
九、特殊场所
对于医院、学校等特殊场所内的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场所,标准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例如,医院内部的此类场所必须远离医疗区,并且要有专门的工作人员负责值守;而学校的则需确保不影响教学秩序的前提下满足师生的需求。
十、验收标准
最后,标准还给出了详细的验收流程和评判依据,确保新建改建项目符合各项规定。只有经过相关部门审核批准后方可投入使用,否则将面临整改甚至停业整顿的风险。
总之,《DB64/T 2018—2024 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场所消防安全技术规范》是一部全面细致的技术文件,它不仅涵盖了从设计施工到使用管理全过程的关键环节,而且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了针对性强的具体措施,对于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