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牛气肿疽的防治技术要求,包括疫情监测、诊断方法、免疫接种、药物治疗和消毒措施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甘肃省范围内牛气肿疽的预防与控制工作。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Bovine Blackleg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牛气肿疽是一种严重危害牛群健康的传染病,为了有效防控该病,DB62/T 5018-2024《牛气肿疽防治技术规范》提供了科学系统的指导。以下选取部分关键条款进行深度解读。
首先在诊断环节,标准明确要求临床检查时要重点观察病牛是否出现高热、精神沉郁、食欲废绝等症状,并且特别指出在四肢关节或胸腹部皮下触摸到捻发音是本病的重要特征。实验室检测方面强调要采集病变部位组织样本进行涂片镜检和细菌分离培养鉴定,确保诊断的准确性。
在预防措施上,标准提出种公牛场和大型养殖场每年春秋两季必须开展全群免疫接种,选用国家批准使用的气肿疽氢氧化铝甲醛菌苗,按照说明书规定剂量进行肌肉注射。同时要求做好日常卫生管理,定期对圈舍环境消毒,保持干燥清洁,避免积水积粪。
治疗部分规定发病初期应立即隔离病牛,使用长效抗菌药物如恩诺沙星或头孢噻呋钠进行治疗,连续用药7天以上直至症状消失。对于重症病例可配合局部切开排脓处理,促进炎症消退。
此外标准还特别强调了疫情报告制度,一旦发现疑似病例必须在24小时内上报当地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不得瞒报漏报。这些规定为科学规范地开展牛气肿疽防控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