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湖南省杨树类立木材积、生物量及碳系数的计量监测方法和模型。本文件适用于湖南省内杨树类森林资源的碳储量评估、生物量计算及相关林业碳汇项目开发。
Title:Hunan Provincial Series Models for Measurement and Monitoring of Standing Timber Volume, Biomass and Carbon Coefficients - Part 5: Poplar Species
中国标准分类号:B4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湖南省地方标准《DB43/T 3080.5-2024 湖南省立木材积、生物量及碳系数计量监测系列模型 第5部分 杨树类》为杨树类树木的立木材积、生物量以及碳系数的计量和监测提供了科学依据。以下选取了几个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4.1 树种分类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湖南省内常见的杨树种类,包括毛白杨、小叶杨、大叶杨等。不同种类的杨树在生长特性上存在差异,因此在应用本标准时需要根据具体树种选择合适的模型公式。
5.1 数据采集要求
数据采集是模型建立的基础,要求对样地内的杨树进行全面调查,记录胸径、树高、冠幅等基本参数。此外,还应考虑土壤类型、海拔高度等因素的影响,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代表性。
6.2 立木材积计算公式
对于杨树的立木材积计算,推荐使用如下公式:
\\[ V = a \\times D^b \\times H^c \\]
其中 \\(V\\) 表示立木材积(m³),\\(D\\) 是胸径(cm),\\(H\\) 是树高(m),而 \\(a\\)、\\(b\\)、\\(c\\) 则为经验系数,需通过大量实测数据回归得到。该公式的优点在于简单易用,能够快速估算出杨树的立木材积。
7.1 生物量估算方法
生物量的估算采用分层法,即将整棵树分为根系、干材、枝叶三大部分分别称重后加总。同时,也可以利用生物量转换因子直接从立木材积推算出生物量,转换因子的选择需依据当地实际情况确定。
8.1 碳系数确定原则
碳系数是指单位生物量中碳含量的比例,通常取值范围为0.45~0.5。为了提高估算精度,建议结合区域气候条件、植被覆盖度等环境因素调整碳系数。当缺乏本地化研究资料时,可参考全国平均水平设定初始值,并逐步修正完善。
以上内容是对《DB43/T 3080.5-2024》中部分内容的深入解析,旨在帮助使用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标准,促进湖南省内杨树资源的有效管理和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