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菜地酸性土壤改良的术语和定义、基本原则、改良措施、监测与评价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湖南省内菜地酸性土壤的改良及质量提升工作。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Improvement of Acidic Soil in Vegetable Field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3/T 3056-2024《菜地酸性土壤改良技术规程》由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于2024年1月9日发布并实施。该规程旨在规范菜地酸性土壤的改良工作,提高蔬菜产量和品质,保护生态环境。
关键条文解读
1. 土壤pH值测定与评估
根据规程第4.1条,菜地土壤pH值应定期检测,通常每两年进行一次。当土壤pH值低于5.5时,即视为酸性土壤需要改良。通过使用精密pH计或试纸测量土壤溶液的pH值,确保数据准确可靠。
2. 施用石灰材料
按照第5.2条的规定,可以选择生石灰、熟石灰或者白云石粉作为改良剂。推荐每亩施用量为50至100公斤,具体用量需根据土壤酸化程度调整。施用后需充分翻耕使石灰均匀分布于土壤中,并保持土壤湿润以促进反应。
3. 种植绿肥作物
规程第6.1条建议在菜地间歇期种植紫云英、苕子等绿肥作物。这些植物能够吸收土壤中的养分并固定氮素,同时其根系有助于改善土壤结构。绿肥作物收获后可直接翻压入土,增加有机质含量。
4. 合理施肥管理
依据第7.3条,应避免过量施用酸性肥料如硫酸铵。提倡采用平衡施肥法,适量补充磷钾肥及微量元素肥料,减少对土壤酸化的负面影响。同时鼓励使用腐殖酸类肥料来调节土壤酸碱度。
5. 长期监测与维护
规程强调了长期跟踪观察的重要性(第8.1条)。建立完善的档案记录制度,包括但不限于土壤检测结果、改良措施执行情况以及作物生长状况等信息。通过持续监控可以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并采取相应对策。
以上内容仅为规程部分内容摘录及其深度解析的一部分,全面掌握还需参照完整文本仔细研读。希望上述信息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该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