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低渗透污染场地压裂增渗协同修复技术的术语和定义、基本原则、技术要求、施工与质量控制、环境监测与管理及验收要求。本文件适用于低渗透污染场地的压裂增渗协同修复工程的设计、实施和验收。
Title:Low Permeability Contaminated Site Fracturing and Incremental Synergistic Remediation Technology Standard
中国标准分类号:Z 72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近年来,随着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低渗透污染场地的修复技术日益受到关注。在这一背景下,TSHDZ 002-2024《低渗透污染场地压裂增渗协同修复技术标准》应运而生。该标准对低渗透污染场地的修复工作提供了科学指导,其中关于压裂增渗技术的应用方法是关键内容之一。
以“压裂液配方优化”为例,这是新旧版本标准中改动较大的部分。在TSHDZ 002-2024中,压裂液配方更加注重环境友好性与修复效果的平衡。新标准强调使用生物可降解材料作为主要成分,并且对压裂液的pH值、黏度以及固含量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
具体应用时,首先需要根据污染场地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压裂液类型。例如,在重金属污染较为严重的区域,可以选用具有较强络合作用的压裂液,以增强污染物的迁移能力;而在有机物污染区,则需采用能够促进氧化分解的压裂液。
其次,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标准规定的配比进行调配,确保压裂液的各项性能指标符合要求。同时,还应注意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避免因不当操作造成二次污染。
此外,新标准还增加了对压裂后效果评估的内容,要求定期监测土壤中的污染物浓度变化,及时调整后续修复方案。这种动态管理方式有助于提高修复效率,保障修复目标的实现。
总之,TSHDZ 002-2024通过优化压裂液配方,不仅提升了低渗透污染场地压裂增渗协同修复的效果,也为行业树立了新的标杆。在实际应用中,只有深入理解并严格执行这些规定,才能真正发挥出该标准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