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希望小屋的建设要求、服务内容、管理规范及评价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内希望小屋项目的规划、建设和运营服务。
Title:Hope Cottage Construction and Service Specific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P52
国际标准分类号:91.140.99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08/T 47-2024 希望小屋建设与服务规范》是山东省济宁市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希望小屋的建设与服务工作,保障困难青少年的生活环境改善。以下从标准中选取若干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在“4.1选址要求”部分,标准规定希望小屋的选址应综合考虑交通、安全及周边环境等因素。具体来说,小屋应选择在交通便利、便于日常出行的位置,同时确保远离污染源和危险区域,比如化工厂、垃圾处理场等。这一规定旨在为居住者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避免因选址不当而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
“4.2建设标准”中明确指出,希望小屋的建筑面积应不低于20平方米,并且要配备基本的生活设施如床、书桌椅、衣柜等。此外,还需设置独立的照明和通风系统,确保室内采光良好且空气流通。这些要求是为了满足青少年的基本生活需求,创造一个整洁有序的学习生活环境。
关于“5.1服务内容”,标准强调希望小屋的服务应当涵盖物质援助与精神关怀两方面。物质上,定期检查并维护小屋内的设施设备,保证其正常运行;精神上,则需组织志愿者开展心理辅导、学业指导等活动,帮助青少年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通过这种全方位的服务模式,可以更好地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和发展需求。
再来看“6.1验收程序”。标准提出,在完成希望小屋建设后,由建设单位提交验收申请,随后由县级团委牵头成立验收小组进行现场核查。验收过程中需要对房屋结构安全性、功能完整性以及装饰装修质量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只有当所有指标均达到规定标准时才能予以通过验收,从而确保每间希望小屋都能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
最后,“7.1后续管理”提到,各责任主体应建立长效机制来持续跟踪希望小屋使用者的情况。包括但不限于每年至少一次回访检查,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到后续管理工作中来,共同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这样不仅能够延长小屋使用寿命,也能让更多的孩子从中受益。
以上就是对《DB3708/T 47-2024 希望小屋建设与服务规范》部分关键条款所做的深入分析,希望能为大家理解和执行该标准提供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