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全株玉米青贮的术语和定义、原料要求、收获与运输、切碎与装填、压实与密封、贮存与管理、开窖与饲喂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全株玉米青贮的生产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Whole Corn Silage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16T 79-2024全株玉米青贮技术规程》是由山东省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发布的,旨在规范全株玉米青贮的各个环节,确保青贮饲料的质量和效果。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一、原料选择与收获
标准指出,全株玉米青贮的原料应选用籽粒乳线达到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二时的玉米植株。这一时期收获的玉米既保证了籽粒的成熟度,又保留了足够的青绿部分,能够提供丰富的营养成分。同时,要求原料无霉变、无病虫害,且含水量应在65%-75%之间。这有助于在青贮过程中形成适宜的厌氧环境,促进乳酸菌发酵,抑制有害微生物生长。
二、切碎长度与装填密度
切碎长度是影响青贮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标准建议将全株玉米切成2-3厘米长的小段,这样既能保证原料充分混合,又能提高压实效果。装填密度则直接影响青贮堆体的密闭性。标准推荐每立方米青贮料的重量不低于650千克,装填过程中要逐层压实,尽量减少空气残留,以利于乳酸菌快速繁殖并降低pH值。
三、青贮设施与管理
青贮设施的选择和管理对于防止二次发酵至关重要。标准强调青贮窖或袋必须具备良好的防渗漏性能,并且要有一定的坡度以便排水。此外,在青贮过程中需要定期检查密封情况,一旦发现破损应及时修补。特别是在冬季低温条件下,还应注意保温措施,避免因温度过低而影响发酵进程。
四、取用方法
为了保证每次取用都能保持最佳品质,标准提出了合理的取用原则:首先从顶部开始向下依次取用,避免随意挖洞导致局部暴露过多;其次每次取用量不宜过大,一般控制在一天内消耗完为宜;最后要注意清洁工具和个人卫生,防止污染剩余青贮料。
通过以上对关键条款的深入剖析可以看出,《DB3716T 79-2024全株玉米青贮技术规程》涵盖了从原料准备到最终使用的全过程,为养殖户提供了科学有效的操作指南。遵循这些规定不仅能够提高青贮饲料的质量稳定性,还能有效延长保存期限,从而更好地满足畜牧业发展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