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公共数据的分类分级原则、方法和要求,为公共数据的管理和使用提供指导。本文件适用于重庆市范围内各级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组织在公共数据管理中的分类分级工作。
Title:Guidelines for Classification and Grading of Public Data
中国标准分类号:L80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0/T 1700-2024公共数据分类分级指南》是由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旨在规范公共数据的管理和使用。该标准适用于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等各类主体在开展公共数据管理工作时的数据分类和分级活动。
首先,标准明确了公共数据的概念。公共数据是指由公共管理和服务机构依法履行公共管理职责或提供公共服务过程中产生、收集、获取和整合的各类数据资源。这包括但不限于人口信息、法人单位信息、自然资源与空间地理信息、宏观经济信息、社会信用信息、电子证照信息等。
其次,关于数据分类,标准提出了按照数据内容和用途两个维度进行分类的方法。在内容维度上,可以将公共数据分为基础信息类、业务信息类和发展信息类三大类。其中,基础信息类主要包括人口、法人、自然资源与空间地理等基本信息;业务信息类涉及行政许可、行政处罚、公共服务等业务过程中的数据;发展信息类则涵盖经济运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信息。而在用途维度上,公共数据可进一步细分为决策支持类、公共服务类和监管执法类三种类型。
对于数据分级,标准采用“五级”划分方式,即绝密级、机密级、秘密级、敏感级和公开级。具体来说,绝密级数据一旦泄露会对国家安全造成极其严重的损害;机密级数据泄露会对国家安全造成严重损害;秘密级数据泄露会对国家安全造成损害;敏感级数据泄露可能会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影响;公开级数据则没有特别的保密要求,可以自由传播。
此外,标准还强调了数据全生命周期的安全管理措施。从数据采集、存储、传输到共享开放,每个环节都需要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手段。例如,在数据采集阶段要确保来源合法合规,避免非法获取个人信息;在数据存储阶段应采用加密技术保护数据完整性;在数据传输过程中需建立安全通道防止数据被篡改或窃取;而当数据需要对外开放时,则必须经过严格的审批程序,并设定合理的访问权限控制机制。
最后,值得注意的是,《DB50/T 1700-2024》不仅提供了理论指导框架,同时也为实际操作提供了具体的技术实现路径。比如,在数据分类分级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建议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和人工智能算法来提高分类准确度和效率。同时,还鼓励建立统一的数据管理平台,实现跨部门、跨区域间的数据互联互通与协同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