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动物诊疗机构从业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应遵循的个人防护技术要求,包括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维护及处置等。本文件适用于重庆市范围内所有动物诊疗机构及其从业人员。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Personal Protection of Personnel in Animal Medical Institu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C46
国际标准分类号:11.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0/T 1670-2024《动物诊疗机构从业人员个人防护技术规范》是重庆市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动物诊疗机构中从业人员的个人防护工作。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深入解读:
个人防护装备的选择与使用
# 条款 5.1 基本要求
这一部分强调了个人防护装备选择的基本原则。首先,防护装备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并且要确保无毒、无害、无刺激性。其次,装备的尺寸应当合适,以保证佩戴者的舒适性和有效性。此外,还应定期检查装备的状态,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
# 条款 5.2 防护服
防护服是防止病原体接触皮肤的重要屏障。根据条款规定,防护服需具备防水、防渗透性能,并且在关键部位如袖口、领口等处要有良好的密封设计。对于可能接触到血液或其他潜在感染物质的情况,建议选用一次性防护服,以便于处理和减少交叉污染风险。
操作流程中的防护措施
# 条款 6.1 接触前准备
在开始任何操作之前,从业人员必须按照规定的步骤穿戴好所有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这包括但不限于手套、口罩、护目镜或面罩以及防护鞋套等。同时,还需确认环境清洁度,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物品暴露在外。
# 条款 6.2 操作期间注意事项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除了保持正确的姿势避免身体扭伤外,还应注意不要随意触摸面部尤其是眼睛、鼻子和嘴巴区域。如果需要调整防护设备的位置,则应在指定区域内完成并立即重新戴上干净的手套。
使用后的处置
# 条款 7.1 废弃物管理
所有使用过的个人防护用品都属于医疗废物范畴,必须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分类收集、包装及运输至指定地点销毁。特别是沾染了血液或体液的物品,更应该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来处理。
# 条款 7.2 清洁消毒
每次任务结束后,工作人员应当彻底清洗双手,并对使用的工具和设备进行全面清洁与消毒。对于可重复利用的防护装备,在再次使用前也必须经过严格的清洗和干燥程序。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动物诊疗机构从业人员个人防护技术规范》不仅涵盖了从头到尾的操作指南,还包括了如何正确选择、使用直至最后妥善处理个人防护装备的具体指导。这对于保障工作人员健康安全以及预防疾病传播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