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羊肚菌设施栽培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要求、栽培设施、栽培技术要点、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羊肚菌的设施化栽培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Facility Cultivation of Morel Mushroom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99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0/T 1666-2024《羊肚菌设施栽培技术规程》是重庆市发布的关于羊肚菌设施栽培的重要地方标准。以下选取部分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1. 范围:该标准规定了羊肚菌设施栽培的术语和定义、场地选择与设施建设、栽培基质要求、品种选择、播种期确定、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内容。适用于重庆地区设施内羊肚菌的栽培。
2. 场地选择与设施建设:要求栽培场地应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水源充足且无污染的地方。设施结构要牢固耐用,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设施内部需配备温湿度调控设备,确保环境条件可控。
3. 栽培基质要求:基质材料应选用未被污染的秸秆、木屑等有机物,经过充分腐熟处理后使用。基质pH值应在6.5-7.5之间,含水量控制在60%-65%。
4. 品种选择:推荐使用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优良品种,如川羊肚菌1号等。种源必须来自正规育种机构,确保遗传性状稳定。
5. 播种期确定:最佳播种时间为每年9月中旬至10月上旬。具体时间可根据当年气象预报适当调整。
6. 栽培管理:包括覆土厚度控制在2-3cm,保持适宜的温度(白天18℃-22℃,夜间5℃-10℃),相对湿度维持在85%-95%,并定期通风换气。
7. 病虫害防治: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采用物理、生物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防控。禁止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高毒农药。
8. 采收:当子实体伞盖充分展开但尚未开裂时即可采收。采收时注意轻拿轻放,避免损伤菌柄。
以上内容为该标准的核心要点,对于从事羊肚菌设施栽培工作的人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