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海刺猬增养殖的环境要求、苗种放养、饲养管理、病害防治及收获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辽宁省海域内海刺猬的人工增养殖生产活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ea Urchin Enhancement and Culture
中国标准分类号:B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1/T 4018-2024《海刺猬增养殖技术规程》是一项专门针对海刺猬人工繁育与养殖的技术规范。以下是对该标准中几个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1. 种质要求:标准明确规定了海刺猬种苗的质量标准,包括体长、体重以及健康状况等指标。例如,种苗的平均体长应不低于5厘米,体重不得低于10克,并且要求无明显病害症状。这有助于确保养殖初期群体具有良好的生长潜力。
2. 养殖环境条件:对于池塘或网箱养殖而言,水质管理至关重要。标准指出水体溶解氧浓度需保持在5mg/L以上,pH值控制在7.5-8.5之间,同时氨氮含量不得超过0.5mg/L。这些参数直接关系到海刺猬的生存率及生长速度。
3. 饲料投喂:合理的饲料配方是提高产量的关键因素之一。根据标准建议,成年海刺猬的日粮应包含高蛋白(约40%)、低脂肪(约10%)和适量碳水化合物(约30%)。此外还特别强调新鲜饵料的重要性,如小鱼虾类等天然食物可以作为补充。
4. 疾病防控措施:预防为主是本规程的核心理念之一。对于常见疾病如寄生虫感染或细菌性疾病,规定了定期消毒处理程序,比如使用漂白粉溶液浸泡网具或将池塘水体进行循环过滤杀菌。同时提倡生态友好型药物的应用,减少化学药剂对环境的影响。
5. 收获与加工:当达到商品规格时即可安排捕捞作业。标准推荐采用人工捕捉方式以避免机械损伤,并且强调鲜品保存温度应维持在0℃~4℃范围内,冷冻产品则需达到-18℃以下才能入库储存。
通过上述内容可以看出,《海刺猬增养殖技术规程》从选种到最终销售全过程都给出了科学严谨的操作指南,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养殖效益,也为保护自然资源提供了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