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老年友好乡镇(街道)建设的基本原则、规划与设计要求、设施建设要求、服务提供要求以及评价与改进。本文件适用于浙江省内老年友好乡镇(街道)的规划、建设和管理。
Title:Construction Specification for Age-friendly Towns (Streets)
中国标准分类号:C04
国际标准分类号:13.2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老年友好乡镇(街道)建设规范》DB3303/T 082—2024 是浙江省温州市发布的关于提升乡镇和街道对老年人服务质量和生活环境的重要标准。以下将选取部分关键条款进行深入解读。
无障碍环境建设
标准中明确要求,乡镇(街道)的公共建筑、交通设施以及居住区应设置无障碍通道,确保轮椅使用者能够方便通行。例如,坡道的坡度不得大于1:12,并且宽度至少为1.2米。此外,所有出入口都必须配备自动门或推拉门,以便行动不便的老人进出时无需手动操作。
医疗保健服务
在医疗保健方面,规定每个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当设立专门的老年医学科,并配备至少一名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专业医生。同时,这些机构还需提供定期健康检查服务,包括但不限于血压测量、血糖检测等基本项目。对于居住较为分散的农村地区,则可以通过巡回医疗服务车的方式将专业医护人员送到村民家门口。
文化娱乐活动
为了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规范》提出要建立完善的文化娱乐设施网络体系。具体而言,在每个乡镇至少要有一个综合性文化活动中心,内设图书阅览室、棋牌室等功能分区。此外,还鼓励组织各类适合老年人参与的兴趣小组,如书法班、舞蹈队等,以促进身心健康的同时增强社会交往能力。
志愿者服务体系
构建高效的志愿者服务体系也是该标准关注的重点之一。它倡导通过政府引导与社会力量相结合的形式招募并培训一批具备爱心与耐心的专业志愿者队伍。这些志愿者需经过相关知识技能培训后上岗,主要负责陪伴孤独老人聊天解闷、协助处理日常生活琐事等方面的工作。同时,建立完善的志愿者管理机制,包括登记注册制度、考核评价体系等,确保志愿服务的质量与可持续性。
以上只是对DB3303/T 082—2024部分内容的部分解读。整体来看,这一标准旨在从多个维度改善我国城乡结合部乃至偏远山区老年群体的生活质量,体现了国家对于构建和谐美好社会环境的决心与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