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城市物联感知体系建设的基本原则、总体架构、感知终端部署、网络传输、数据处理与应用、安全管理及运维保障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指导浙江省内城市物联感知体系的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
Title:Guideline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Urban Internet of Things Sensing System
中国标准分类号:L80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301/T 0467—2024《城市物联感知体系建设导则》为杭州市地方标准,旨在指导城市物联网感知系统的规划、设计、建设与运维。以下选取部分关键条款进行深度解读。
5.1 总体要求中指出建设应遵循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这意味着在建设过程中需要从全局角度出发制定长远计划,并根据实际情况逐步推进项目。这有助于避免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现象的发生,确保整个体系能够高效稳定地运行。
5.2 功能架构部分强调了感知层、网络层、平台层以及应用层四个层次之间的关系。其中感知层负责数据采集;网络层实现信息传输;平台层提供数据分析处理能力;而应用层则是面向最终用户的服务端口。这种分层结构使得系统具备良好的扩展性和灵活性,便于未来技术升级或新增功能模块时快速适应。
6.1 数据管理方面提出要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规范体系。包括但不限于数据格式定义、编码规则等。这样做可以保证不同来源的数据之间具有兼容性,方便后续整合分析工作开展。同时还需要建立健全的数据质量评估机制,定期检查数据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效性等情况,以保障决策依据可靠。
7.2 安全防护措施要求采用加密算法保护敏感信息不被非法获取篡改泄露等问题。并且还应该设置访问权限控制策略,明确哪些人员可以查看修改特定类型的数据内容。此外还需考虑物理环境安全如防火防盗等因素影响。
9.1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包含了多个维度的内容,比如覆盖率指标用来衡量设备部署密度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响应时间指标反映系统对突发事件反应速度好坏程度;故障率指标体现设备正常工作的稳定性等等。通过这些量化指标可以帮助管理者客观地了解当前状态并发现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而采取相应改进措施提高整体服务水平。
以上就是关于DB3301/T 0467—2024《城市物联感知体系建设导则》部分内容的重点解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