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查标准
  • 下载
  • 专题
  • 标签
  • 首页
  • 标准
  • 医疗
  • TCMAM O1-2023 第二批少数民族医医疗技术操作规范(侗医)

    TCMAM O1-2023 第二批少数民族医医疗技术操作规范(侗医)
    侗医少数民族医医疗技术操作规范标准化
    19 浏览2025-06-01 更新pdf17.5MB 未评分
    加入收藏
    立即下载
  • 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第二批侗医医疗技术的操作规范,包括技术要求、操作流程、注意事项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开展侗医医疗技术的医疗机构及从业人员。
    Title:Second Batch of Technical Operation Specifications for Tung Medicine in Ethnic Minority Medicine - TCMAM O1-2023
    中国标准分类号:C46
    国际标准分类号:11.020

  • 封面预览

    TCMAM O1-2023 第二批少数民族医医疗技术操作规范(侗医)
  • 拓展解读

    侗医医疗技术操作规范在TCMAM O1-2023第二批标准中进行了多项修订和补充。以“药线点灸”这一技术为例,新版标准与旧版相比,在操作细节上有了更明确的要求。

    在旧版标准中,对药线点灸的操作步骤描述较为笼统,仅提到需使用特制药线蘸取药酒后点燃,快速点按穴位。而新版标准则细化了具体操作流程:首先要求将药线浸泡于特定配比的药酒中至少24小时,确保药性充分渗透;其次明确了药线长度应在8至10厘米之间,直径为0.2厘米左右,以保证燃烧时长和温度适中;最后规定点灸时应保持药线与皮肤呈45度角,每穴点灸次数为3至5次,每次间隔时间不少于5秒。

    这些改动旨在提高操作的规范性和安全性,避免因操作不当引发烫伤等不良反应。例如,通过控制药线长度和直径,可以有效调节热量输出,减少对局部组织的损伤风险。同时,统一点灸角度和次数有助于形成标准化治疗方案,便于不同地区医疗机构间的交流与协作。因此,严格按照新版标准执行药线点灸,不仅能够提升治疗效果,还能更好地保障患者安全。

  • 下载说明

    预览图若存在模糊、缺失、乱码、空白等现象,仅为图片呈现问题,不影响文档的下载及阅读体验。

    当文档总页数显著少于常规篇幅时,建议审慎下载。

    资源简介仅为单方陈述,其信息维度可能存在局限,供参考时需结合实际情况综合研判。

    如遇下载中断、文件损坏或链接失效,可提交错误报告,客服将予以及时处理。

  • 相关资源
    下一篇 TCMAM H2-2023 第二批少数民族医医疗技术操作规范(回医)
    无相关信息
资源简介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下载说明
相关资源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2024-2025 WenDangJia.com 浙ICP备20241376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