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旧院黑鸡繁育的技术要求、选种选配、孵化技术、育雏管理、疾病防控及档案记录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旧院黑鸡的繁育生产及相关管理活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Breeding of Jiuyuan Black Chicke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117T 99—2024旧院黑鸡繁育技术规程》是四川省地方标准,规定了旧院黑鸡的品种选择、繁殖管理、孵化及育雏等环节的技术要求。以下对其中的关键条款进行深度解读:
一、品种选择与引种
标准明确指出旧院黑鸡应具备典型的外貌特征,如黑羽、黑喙、黑胫等,并要求种鸡来源清晰、健康状况良好。同时强调引入种鸡时需进行隔离观察,确保无传染病史。
二、繁殖管理
在繁殖过程中,种鸡的饲养密度应控制在每平方米6-8只为宜,提供充足的运动空间。饲料配比上要保证蛋白质含量不低于18%,并定期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此外,还应建立详细的系谱档案,记录每只种鸡的生产性能。
三、孵化技术
采用人工孵化时,种蛋应在入孵前3天预热至室温,并按大头朝上的方式摆放。孵化温度设定为37.8℃,湿度保持在50%-60%之间。每隔2小时翻蛋一次,入孵后第18天开始凉蛋处理,以促进胚胎发育。
四、育雏环境
育雏室温度初期维持在33-35℃,以后每周下降2℃直至自然温度。垫料选用清洁干燥的稻壳或锯末,厚度约5厘米。饮水器和食槽数量充足且分布均匀,确保每只雏鸡都能及时获取食物和水。
五、疾病防控
建立健全免疫程序,包括新城疫、禽流感等疫苗接种。定期消毒圈舍及用具,粪便日产日清。一旦发现病鸡立即隔离治疗,必要时请专业兽医诊断处理。
六、生长监测
定期称量体重,评估饲料转化率。对于生长缓慢或异常个体应及时查明原因,采取相应措施。成年鸡每年至少进行两次全面体检,记录各项生理指标变化情况。
以上内容为该标准的核心部分,从业者需严格按照规定执行,才能有效保障旧院黑鸡群体的质量与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