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雷电防护装置检测部位及检测点确认的技术要求、方法和流程。本文件适用于江苏省内从事雷电防护装置检测的机构及相关单位。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onfirmation of Lightning Protection Device Testing Locations and Test Points
中国标准分类号:P65
国际标准分类号:13.2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2/T 310026-2024《雷电防护装置检测部位及检测点确认技术规范》是江苏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雷电防护装置的检测工作。以下是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5.1 接闪器
接闪器是雷电防护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装质量和维护直接影响防雷效果。标准中明确要求接闪器应无机械损伤、腐蚀和老化现象。特别是对于金属接闪带,需确保焊接处牢固且表面光滑,无虚焊或漏焊情况。
5.2 引下线
引下线作为连接接闪器与接地装置的关键环节,其材质选择和布设路径至关重要。本标准规定引下线应采用热镀锌圆钢或扁钢,并建议每隔1米设置固定支架以保证稳定性。同时,引下线与建筑物外墙或其他导体之间的最小间距不得小于0.1米,以避免雷击时产生反击效应。
5.3 接地装置
接地装置的功能在于将雷电流有效导入大地,减少对建筑物及设备的危害。标准指出,接地电阻值不应超过设计文件所规定的数值。当使用垂直接地极时,长度通常不少于2.5米;若采用水平接地极,则埋深不得少于0.7米。此外,还需定期检查接地装置是否出现松动、断裂等问题。
6.1 检测周期
为了保障雷电防护系统的持续有效性,标准还提出了具体的检测频率建议。一般情况下,新建工程应在投入使用前完成首次全面检测;已投入使用的建筑物至少每年检测一次;而对于易燃易爆场所,则要求每半年进行一次专项检查。
以上内容仅为部分条款解读,实际应用中还需结合具体场景灵活调整。希望这些信息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执行该技术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