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气象预警信息发布的总体要求、发布流程、信息内容、发布渠道及评估改进。本文件适用于吉林省各级气象部门及相关单位开展气象预警信息的发布工作。
Title:Meteorological Warning Information Release Specific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A46
国际标准分类号:01.1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2/T 3657-2024气象预警信息发布规范》是一项专门针对吉林省地方制定的气象预警信息发布技术规范。以下将从几个关键点对标准的重要条文进行深度解读。
在信息采集部分,标准要求各发布单位必须建立完善的气象数据采集系统,确保数据来源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全面性。具体而言,采集设备需定期校准维护,数据传输过程中应采取加密措施防止泄露篡改。同时,对于特殊区域如山区、湖区等需要增设监测站点以弥补盲区。
在信息审核环节,标准强调实行分级审核制度。一般情况下由业务人员初步审查,再交由部门负责人复核确认。遇到重大灾害性天气时还需增加专家会商流程。所有审核记录必须存档备查,以便追溯责任。
关于信息发布渠道的选择,标准提出要构建多渠道立体化传播网络。包括但不限于电视广播、手机短信、互联网平台以及农村大喇叭等多种形式。特别指出在偏远农村地区应当优先考虑利用有线广播和移动终端推送服务,确保信息覆盖无死角。
此外,标准还对预警信号级别划分及表述做出了明确规定。采用国际通用的五级分类方法,并统一了颜色标识与含义说明。例如红色代表最高级别的极端天气事件,要求立即采取紧急避险措施。各级别对应的行动指南也作了详细列举,便于公众理解和执行。
最后,在应急响应机制建设方面,标准要求各相关部门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一旦收到预警信息,各级政府和企事业单位需迅速启动相应等级的应对措施,最大限度减少损失。同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防灾减灾工作,形成全社会共同防范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