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集体用餐配送单位的基本要求、场所与设施要求、原料采购与储存、加工过程控制、包装与配送、追溯与召回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吉林省范围内从事集体用餐配送业务的单位。
Title:Work Specifications for Group Meal Distribution Units
中国标准分类号:XK 05
国际标准分类号:67.20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2/T 3655-2024《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工作规范》是吉林省针对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制定的地方标准,旨在规范集体用餐配送的各个环节,确保食品安全和质量。以下选取了部分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1. 术语和定义
- 标准中明确了“集体用餐”、“配送单位”等专业术语的具体含义。这些定义为后续操作提供了统一的标准,避免因理解不同而产生偏差。
2. 基本要求
- 配送单位需具备合法资质,包括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等。同时要求配备与生产能力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并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3. 原料采购与管理
- 强调原料采购应从正规渠道获取,建立供应商档案,定期评估供应商资质。入库时要严格检查原料的质量,确保无过期或变质产品。
4. 加工过程控制
- 规定了加工区布局合理,生熟分开处理,防止交叉污染。加工设备需定期清洁消毒,工作人员必须穿戴整洁的工作服帽并保持个人卫生。
5. 包装与运输
- 成品包装材料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标识清晰准确。运输车辆需专车专用,保持清洁卫生,在运输过程中避免长时间暴露于高温环境。
6. 检验与留样
- 每批次产品出厂前均需经过检验合格后方可发货。同时设立专门区域存放样品,保存期限不少于保质期结束后的72小时。
7. 记录与追溯
- 全程记录生产流程中的各项数据,包括但不限于进货查验、加工制作、成品检测等环节。一旦发生问题能够快速定位原因并采取措施。
8. 培训与考核
- 定期组织员工参加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及技能考核,提高全员安全意识和技术水平。
通过上述内容可以看出,《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工作规范》涵盖了从原材料到最终消费整个链条上的诸多细节,为企业提供了明确的操作指南,有助于保障消费者的健康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