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洱海流域河湖底泥处理厂的建设要求、工艺流程、设备配置及运行管理规范。本文件适用于洱海流域内河湖底泥处理厂的设计、建设和运营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ediment Treatment in Erhai Basin - Part 3: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of Treatment Plants
中国标准分类号:Z71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6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洱海流域河湖底泥处理技术规程》第3部分聚焦于处理厂的建设和管理,为确保洱海流域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以下将对其中的关键条文进行深入解读。
首先,在选址与规划方面,规程明确指出处理厂应位于地势相对较高且不易受洪水威胁的位置,并需充分考虑周边环境承载能力以及与城镇发展规划的协调性。此外,对于污水处理设施的设计规模,规程要求根据区域人口增长趋势和经济发展水平合理预测未来十年的需求量,以保证长期稳定运行。
其次,在工艺选择上,规程强调采用成熟可靠的技术路线,如厌氧消化、好氧堆肥等方法均可有效去除有机物并实现资源化利用。同时,为了提高能源效率,建议结合沼气发电或热能回收系统,这不仅能够降低运营成本还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再者,关于设备选型与安装调试,规程提出了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例如,所有关键部件必须经过第三方检测机构认证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在安装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图纸施工,并由专业监理人员全程监督,确保各项指标符合设计要求。
最后,在日常运营管理环节,规程特别重视安全防护体系建设。要求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包括但不限于操作手册、应急预案等;定期组织员工培训提升其业务能力和应急处置水平;建立完善的监测体系,实时掌握进出水水质变化情况,及时调整工艺参数以维持最佳处理效果。
综上所述,《洱海流域河湖底泥处理技术规程》第3部分从多个维度为处理厂建设与管理工作提供了详尽指导,有助于推动该领域规范化发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目标早日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