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桑蚕原原母种继代与原原种繁育的技术要求、操作规程及质量控制措施。本文件适用于桑蚕原原母种继代和原原种繁育的生产过程。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uccession of Silkworm Original Proto-Seed and Breeding of Original Proto-Seed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桑蚕原原母种继代与原原种繁育技术规程》(DB53/T 1297-2024)是由云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地方标准,于2024年正式实施。该标准对桑蚕原原母种的继代培养和原原种的繁育操作进行了规范,旨在提高桑蚕种质资源的质量和稳定性,促进蚕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条文解读
一、种质资源管理
标准中明确指出,用于继代的桑蚕原原母种必须来源于国家或省级蚕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的原原种资源库,并要求每批种质在使用前需经过严格的检疫检验,确保无病虫害及遗传变异风险。这一步骤对于保持品种纯度至关重要,因为一旦发生污染,将直接影响后续生产的质量和经济效益。
二、环境条件控制
继代与繁育过程中,对饲养环境有着严格的要求。例如,温度应维持在24℃±2℃范围内,相对湿度保持在75%~80%,并配备通风良好的设施以保证空气流通。此外,还需定期消毒饲养场所,防止交叉感染。这些措施能够有效减少外界因素对蚕体健康的影响,保障其正常生长发育。
三、饲养管理
在幼虫期,每日需定时投喂新鲜桑叶三次以上,且每次投喂量应根据当日天气状况适当调整。同时,要注意观察蚕宝宝的状态变化,及时清理粪便污物,保持清洁卫生。成虫阶段则要提供适宜的交配环境,确保雌雄比例合理,从而提高受精率。
四、质量检测
在每个生产周期结束时,必须按照规定程序抽取样本进行质量检测。主要包括外观形态检查、生理指标测定以及遗传特性分析等内容。只有符合标准要求的产品才能作为合格品入库储存,为下一轮生产做好准备。
五、档案记录
整个继代与繁育过程中的所有操作均需详细记录下来,包括但不限于种源信息、饲养条件、用药情况等。这些资料不仅有助于追溯问题来源,也为今后的技术改进提供了宝贵的数据支持。
总之,《桑蚕原原母种继代与原原种繁育技术规程》是一部科学严谨的标准文件,它从多个层面规范了相关工作的开展流程,对于推动我国蚕桑业向更高水平迈进具有重要意义。希望从事这一领域的工作者能够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该标准,共同维护好宝贵的种质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