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澜沧江对外开放水域航道养护的技术要求、养护内容、检测方法及质量控制措施。本文件适用于澜沧江对外开放水域的航道日常养护、维修及管理活动。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hannel Maintenance of Open Waters in Lancang River
中国标准分类号:P62
国际标准分类号:13.20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3T 1283-2024 澜沧江对外开放水域航道养护技术规范》是一部专门针对澜沧江对外开放水域航道养护的技术标准。该标准从航道养护的基本要求、养护作业、应急抢通、技术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确保航道的安全畅通和高效运行。以下将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航道养护基本要求
标准在第4章中明确了航道养护的基本要求。其中,第4.1条规定了航道养护应遵循的原则:安全性、经济性、环保性和可持续性。这意味着航道养护不仅要保障航行安全,还要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并且要考虑到长远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第4.2条指出航道养护单位应当建立完善的养护管理制度,包括定期巡查制度、维护保养计划以及应急预案等。这些制度的建立有助于及时发现并处理航道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有效预防事故的发生。
养护作业要求
在第5章关于养护作业的要求中,第5.3条规定了日常巡查的具体内容和频率。日常巡查是航道养护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可以帮助工作人员及时掌握航道状况的变化情况。巡查内容主要包括检查航标是否完好无损、水深是否符合通航标准、是否有碍航物存在等。巡查频率则根据航道的重要程度和实际情况来确定,一般情况下每周至少进行一次全面巡查。此外,第5.4条还强调了对于发现的问题要及时采取措施予以解决,不能拖延以免造成更大的损失或安全隐患。
应急抢通
面对突发事件如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导致的航道阻塞等情况时,《DB53T 1283-2024》给出了明确的应急抢通流程。第6.2条规定,在接到险情报告后,相关部门需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组织专业队伍赶赴现场开展抢险工作。同时还需要与气象部门保持密切联系,获取最新的天气信息以便更好地制定抢修方案。第6.3条特别提到,在抢通过程中要注意保护周围生态环境不受破坏,尽量采用对环境影响较小的方法和技术手段来进行施工作业。
技术管理
为了保证航道养护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DB53T 1283-2024》还在第7章对技术管理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第7.1条规定,所有参与航道养护工作的技术人员都必须持有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才能上岗操作。这不仅能够提高整个团队的专业水平,也有利于保障各项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第7.2条进一步指出,各航道养护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的技术档案管理制度,详细记录每次养护活动的相关数据资料,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总之,《DB53T 1283-2024 澜沧江对外开放水域航道养护技术规范》是一部全面细致的技术指导文件,其目的在于通过规范化管理和专业化操作来提升澜沧江对外开放水域航道的整体服务水平,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注重环境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