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核桃采后机械处理的技术要求、操作流程及质量控制方法。本文件适用于核桃采后机械化处理的生产过程及相关质量管理活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ost-harvest Mechanical Processing of Walnut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4/T 794—2024《核桃采后机械处理技术规程》是山西省发布的关于核桃采后处理的技术规范。以下将选取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范围与术语
本标准规定了核桃采后的机械化处理流程,包括脱壳、清洗、干燥等环节的技术要求。适用于山西省内核桃的采后机械处理。其中术语部分明确了“脱壳率”、“破损率”等关键指标的具体含义,为后续操作提供了统一的标准。
二、脱壳工序
根据标准要求,核桃脱壳机应具备调节滚筒转速的功能,以适应不同品种和成熟度的核桃。实际操作中,脱壳时间宜控制在3-5秒之间,确保脱壳率达到95%以上的同时,将破损率控制在5%以内。此外,还应定期清理机器内部残留物,防止堵塞影响工作效率。
三、清洗环节
清洗设备需配备喷淋装置,水压保持在0.2-0.3MPa范围内。清洗用水应符合GB 5749的规定,即生活饮用水标准。每吨核桃建议使用约10立方米清水进行冲洗,直至表面无明显杂质为止。清洗后的核桃应及时进入下一工序,避免长时间浸泡导致品质下降。
四、干燥过程
核桃干燥采用热风烘干方式时,进风口温度宜设定在45-55℃之间,相对湿度控制在60%-70%。单层铺料厚度不超过5cm,干燥时间为8-12小时。期间要定时翻动核桃,保证受热均匀。当核桃含水量降至8%以下时即可停止加热。干燥完成后立即包装入库,防止吸湿回潮。
五、安全卫生管理
所有机械设备必须经过专业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并定期维护保养。操作人员上岗前须接受培训,熟悉各项操作规程。生产区域应保持清洁整齐,禁止无关人员进入。对于废弃物料要及时收集处理,不得随意丢弃造成环境污染。
六、质量检测
每批次产品出厂前都必须按照NY/T 117的规定进行抽样检查。主要检测项目包括外观形态、色泽、气味以及理化指标如脂肪酸值等。只有达到合格标准的产品才能正式上市销售。
以上是对DB14/T 794—2024《核桃采后机械处理技术规程》中部分内容的重点解读,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执行该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