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森林、草原、湿地碳汇计量的术语和定义、基本原则、技术流程、计量方法及结果报告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山西省内森林、草原、湿地生态系统碳汇计量与评估工作。
Title: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Carbon Sink Measurement of Forest, Grassland and Wetland
中国标准分类号:Z5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4T 3125—2024森林草原湿地碳汇计量技术指南》是山西省发布的关于森林、草原和湿地生态系统碳汇计量的技术规范。以下将从几个关键部分进行深度解读。
首先,该标准明确了适用范围,包括适用于山西省内森林、草原和湿地生态系统碳汇的调查、监测、计量与评估工作。这为开展相关工作提供了明确的方向。
其次,在术语定义上,标准对“碳汇”、“碳储量”等核心概念进行了科学界定。例如,“碳汇”被定义为森林、草原和湿地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在生物量或土壤中的能力。这些定义有助于统一认识,避免因理解偏差导致的工作失误。
第三,关于计量方法,标准推荐采用遥感技术和地面调查相结合的方式。遥感技术能够快速获取大范围的数据,而地面调查则能提供更精确的信息。两种方法的结合使用,既保证了数据的全面性,又提高了测量的准确性。
第四,标准还特别强调了数据质量控制的重要性。要求建立完整的数据记录系统,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同时,定期进行数据审核和校验,及时发现并纠正错误,以保障整个计量过程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最后,标准提出了碳汇计量结果的应用方向。一方面可以用于生态补偿机制的设计,另一方面也可以作为制定相关政策的重要依据。通过合理利用碳汇计量成果,可以更好地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DB14T 3125—2024森林草原湿地碳汇计量技术指南》不仅提供了具体的操作规程,而且强调了科学严谨的态度和持续改进的理念,对于推动山西省乃至全国范围内碳汇计量工作的规范化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