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园林绿化中麦冬分株繁殖的技术要求、操作流程、管理措施及质量控制。本文件适用于山西省内园林绿化工程中麦冬的分株繁殖及其相关管理活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Division Propagation of Ophiopogon japonicus in Landscape Greening Ground Cover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4T 3126—2024园林绿化地被麦冬分株繁殖技术规程》是山西省地方性标准,于2024年正式实施。该标准对园林绿化中应用广泛的麦冬植物分株繁殖的各个环节进行了规范,为提升麦冬种植质量和效率提供了科学依据。以下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繁殖材料的选择与处理
标准明确指出,用于分株繁殖的麦冬植株应具备生长健壮、无病虫害、根系发达的特点。具体要求包括:植株高度应在20-30厘米之间,地下块茎直径达到1.5厘米以上。在选择好种苗后,需将叶片修剪至5-8厘米长,并去除老化的须根,保留健康的主根。这一环节的重要性在于确保种苗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再生能力,从而提高成活率。
二、分株操作的技术要点
标准规定了分株的具体方法和技术参数。首先,分株时应沿母株基部自然分布的芽眼进行切割,每个分株至少包含一个完整的芽眼和足够的根系。其次,分株后的植株间距应控制在15-20厘米左右,行距保持在20-30厘米。这样的布局既能保证通风透光,又能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此外,分株作业应在春季或秋季进行,这两个时期气温适宜,有利于新植株快速恢复生长。
三、栽植后的管理措施
标准强调了栽植后的重要管理环节。一是要及时浇透定根水,促进根系与土壤紧密结合;二是要根据天气情况适时补充水分,特别是在干旱季节,每周至少灌溉一次。三是要加强病虫害监测,一旦发现病害迹象,应立即采取物理或化学防治措施。四是定期施肥,建议每月施用一次稀薄有机肥,以满足其生长发育所需的养分。
四、质量验收标准
为了保证繁殖效果符合预期目标,标准提出了严格的质量验收指标。主要包括:成活率达到90%以上;植株整齐度不低于85%;叶色浓绿,无明显病斑或虫害痕迹。只有当这些条件全部达标时,才能认定为合格产品。这不仅关系到绿化工程的整体美观度,也直接影响后期养护成本。
综上所述,《DB14T 3126—2024园林绿化地被麦冬分株繁殖技术规程》从繁殖材料的选择、分株操作到后续管理以及最终验收都给出了详细的指导原则。遵循此标准可以有效提高麦冬分株繁殖的成功率,为城市园林建设提供更多优质苗木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