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酸枣行间套种艾草的术语和定义、环境条件、种植规划、栽培技术、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与加工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范围内酸枣林下或行间套种艾草的生产活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Interplanting Mugwort between Rows of Chinese Jujube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05T 105-2024《酸枣行间套种艾草技术规程》是一项专门指导酸枣与艾草复合种植的技术规范。以下为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在选址与规划部分,标准强调了地形条件的重要性。要求地势平坦或缓坡地带,确保良好的排水系统以避免积水导致的根部病害。同时,土壤pH值应控制在6.5至7.5之间,有机质含量不低于2%,这对于促进酸枣和艾草健康生长至关重要。
关于品种选择,标准推荐使用适应性强、抗逆性好的酸枣品种以及高产优质的艾草品种。建议根据当地气候特点选用早熟或晚熟类型的酸枣,并结合市场需求确定艾草的具体品种。
施肥管理方面,强调了基肥与追肥相结合的方式。基肥需施足腐熟农家肥作为主要来源,辅以适量复合肥;追肥则应在开花前及果实膨大期分两次进行,每次每亩施尿素约10公斤左右,并配合叶面喷施微肥。
灌溉措施上,提倡采用滴灌或渗灌等节水型灌溉方式,特别是在干旱季节要保证水分供给充足。同时要注意雨季做好田间排水工作,防止涝灾发生。
病虫害防治环节,提倡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通过合理轮作、清洁田园等方式减少病原菌积累;利用生物农药如苏云金杆菌等对害虫进行生物控制;必要时可采用化学药剂但必须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并注意安全间隔期。
最后,在采收时间上明确规定:酸枣一般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成熟时采摘;而艾草则可在每年的6月至8月期间分期收割,留茬高度保持在5厘米以上以便再生长。
这些内容构成了该技术规程的核心框架,对于提高酸枣与艾草共生系统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