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公路路基刚性桩复合地基的设计原则、材料要求、施工方法及质量检验标准。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内采用刚性桩复合地基的公路路基工程设计、施工与验收。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Rigid Pile Composite Foundation in Highway Embankment
中国标准分类号:P42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公路路基刚性桩复合地基应用技术规范》(DB13/T 5999-2024)是一部专门针对公路工程中刚性桩复合地基设计、施工和质量检验的重要技术标准。以下是对该规范中一些关键条款的深度解读。
设计阶段的关键要求
第4.1.2条:明确指出在确定刚性桩复合地基的设计参数时,应根据场地条件、荷载特性和使用功能综合考虑。例如,对于高速公路而言,由于其承载力要求较高且长期承受重载交通压力,因此在选择桩型和布设间距时需特别注意。建议采用长螺旋钻孔灌注桩作为主要形式,并结合土工试验数据合理设定桩径与间距,确保单桩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的同时也要兼顾整体稳定性。
第4.2.3条:强调了对软弱下卧层处理的重要性。当存在较厚的软弱土层时,除了设置足够数量的刚性桩外,还应当采取措施加固下卧层,如预压法或化学注浆等手段,以提高整个地基体系的整体强度和变形模量。
施工过程中的重点规定
第5.1.4条:关于成桩质量控制,规范提出了非常严格的要求。施工过程中必须实时监测每根桩的实际施工参数是否符合设计图纸的规定值,包括但不限于钻进速度、提钻速度以及混凝土灌注量等指标。一旦发现偏差超出允许范围,则需立即停止作业并查找原因,直至问题解决后方可继续施工。
第5.2.6条:针对接缝部位的防水处理作出了明确规定。考虑到刚性桩复合地基往往应用于地下水位较高的区域,为防止水分渗透影响结构安全,在连接处应铺设防水板或涂抹专用防水涂料,并且要保证搭接宽度不小于100毫米,同时还要检查密封胶条安装是否牢固可靠。
验收环节的核心内容
第6.1.7条:在竣工验收阶段,除了常规的外观检查之外,还需要通过静载试验来验证单桩及复合地基的实际承载能力是否达到预期目标。此外,还需采集代表性样本送至实验室进行室内物理力学性质测试,以此为基础评估地基处理效果是否满足设计标准。
第6.3.9条:特别提到对于已完成施工但尚未交付使用的项目,在进入运营维护阶段之前,必须进行全面复查。复查工作主要包括复核原始资料记录的真实性准确性、现场踏勘是否存在潜在隐患等问题,并形成书面报告提交给相关部门备案存档。
以上就是对《公路路基刚性桩复合地基应用技术规范》部分核心条款所做的详细阐述。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此规范,在实际工程项目中发挥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