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工业辅料数字标识编码的基本原则、编码结构、编码方法及管理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工业生产中各类辅料的数字化标识与管理,支持智能制造和信息化系统应用。
Title:Specification for Digital Identification and Coding of Industrial Auxiliaries
中国标准分类号:L80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T 5995-2024《工业辅料数字标识编码规范》是河北省地方标准,旨在为工业辅料的数字化管理提供统一的标识编码规则。以下选取了该标准中一些重要的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工业辅料数字标识编码的基本原则、结构组成及具体应用要求。适用于工业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各种辅助材料,如润滑油、切削液等。
规范性引用文件
明确了其他相关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作为参考依据,确保了本标准内容的一致性和权威性。
术语和定义
- 工业辅料:指在工业生产活动中起辅助作用但不直接构成最终产品的材料。
- 数字标识编码:用于唯一识别特定工业辅料的数字代码体系。
编码结构
工业辅料数字标识采用固定长度的字符串形式,由以下部分组成:
1. 类别码:表示工业辅料所属的大类,例如A代表化工原料,B代表金属制品。
2. 子类别码:进一步细分到具体的子类别,如AA表示润滑剂,AB表示清洗剂。
3. 序列号:唯一标识同类别下的具体产品型号或批次信息。
4. 校验位:用于验证整个编码正确性的附加字符。
应用要求
1. 唯一性:每个工业辅料都应拥有唯一的数字标识编码,不得重复使用。
2. 可扩展性:随着新类型工业辅料的出现,编码系统需具备良好的扩展能力。
3. 兼容性:与其他现有的管理系统保持良好兼容,便于数据交换与共享。
实施建议
为了有效实施本标准,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技术支持体系,定期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并持续跟踪反馈以不断完善编码规则。
通过上述解读可以看出,《工业辅料数字标识编码规范》不仅为企业提供了标准化的操作指南,还促进了整个行业的信息化管理水平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