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农村供水工程信息化建设的基本要求、系统架构、功能设计、设备配置、数据管理及安全措施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内农村供水工程的信息化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
Title: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of Rural Water Supply Projects
中国标准分类号:P56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T 5992-2024《农村供水工程信息化建设技术指南》是河北省发布的关于农村供水工程信息化建设的地方标准。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深度解读:
1. 术语和定义
- 标准明确了“农村供水工程”的概念,指的是为农村居民提供生活饮用水的集中式供水设施及其配套设施。
- “信息化建设”被定义为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提升农村供水工程的管理和服务水平的过程。
2. 总体要求
- 强调了农村供水工程信息化建设应遵循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
- 要求在建设过程中注重实用性和经济性,确保系统稳定可靠,并具备一定的扩展能力以适应未来需求变化。
3. 系统架构与功能
- 系统架构部分规定了包括数据采集层、传输网络层、数据中心层以及应用服务层在内的四层结构模型。
- 数据采集层需覆盖水源地监测、水厂运行状态监控等多个方面;传输网络层推荐使用有线与无线相结合的方式保障信息畅通;数据中心层负责存储处理各类数据;应用服务层则面向用户端提供查询统计等功能模块。
4. 硬件设备选型
- 对于传感器的选择提出了具体的技术指标要求,如精度等级、响应时间等。
- 在服务器配置上建议根据实际业务量合理选择性能参数,同时考虑节能环保因素。
5. 软件开发与集成
- 提出了基于Web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构建可视化界面的要求。
- 针对数据库管理系统选型给出了Oracle、SQL Server等主流产品的适用场景分析。
- 强调了接口标准化的重要性,以便不同厂商产品能够顺利对接。
6. 安全防护措施
- 包括物理安全(如机房环境控制)、网络安全(防火墙部署)、数据安全(加密算法应用)等方面内容。
- 还特别提到要建立完善的数据备份恢复机制以防意外丢失。
7. 运维管理规范
- 制定了定期巡检维护制度,明确了各级管理人员职责分工。
- 规定每年至少开展一次全面的安全评估工作,并记录保存相关文档资料。
8. 验收标准
- 明确了项目竣工后需满足的功能性测试清单。
- 包含但不限于系统稳定性、兼容性、可操作性等方面的考核项目。
以上仅为部分内容概览,实际应用时还需结合当地具体情况灵活调整实施方案。希望这些解读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执行该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