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焦炭生产过程中单位产品二氧化碳排放的统计原则、核算方法、数据采集与监测要求以及报告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山西省内焦炭生产企业单位产品二氧化碳排放量的统计和核算。
Title:Statistical Specification for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per Unit Product of Coke
中国标准分类号:Z6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4/T 3129—2024《焦炭单位产品二氧化碳排放统计规范》是山西省发布的关于焦炭生产过程中碳排放统计的一项地方标准。该标准从统计范围、统计方法、数据处理到报告编制等方面对焦炭生产企业提出了明确要求,旨在推动焦化行业节能减排工作。
标准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是统计范围的界定。标准明确规定了焦炭生产过程中的主要排放源,包括炼焦炉、煤气净化装置、熄焦设施等。同时强调应将企业内所有直接参与焦炭生产的设备和设施纳入统计范围,确保不遗漏任何可能产生二氧化碳排放的关键环节。此外还特别指出,在统计时需考虑外购电力、蒸汽等间接能源的使用情况,并将其折算成相应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对于统计方法的选择,标准推荐采用物料平衡法作为基础手段,结合实际测量值进行校正。当无法获得准确测量数据时,则可参照典型企业或类似工艺流程下的经验值来估算。这种方法既保证了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又便于企业在日常管理中实施操作。
数据处理方面,标准要求建立完善的台账管理制度,定期收集整理各类原始记录,并按照统一格式录入数据库。所有数据必须经过复核确认后方可用于后续分析。另外还建议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ERP系统或者专门开发的信息平台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人为误差。
在报告编制上,标准指出最终形成的年度或月度报表应当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内容:企业基本信息、主要生产设备状况、原材料消耗量及构成比例、燃料使用量及其成分分析、各种废弃物排放量以及采取的减排措施效果评价等。这些信息不仅有助于政府部门掌握行业发展动态,也为企业自身优化生产工艺提供了依据。
总之,《焦炭单位产品二氧化碳排放统计规范》通过对各个环节的细致规定,为焦炭生产企业提供了一套科学合理的碳排放统计框架。这不仅有利于促进整个行业的绿色转型,同时也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提升国际竞争力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