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花毛茛盆栽的术语和定义、环境条件、栽培基质、繁殖方法、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及质量要求。本文件适用于花毛茛盆栽的生产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otted Ranunculus Cultiv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花毛茛盆栽技术规程》(DB4101/T 111-2024)是河南省郑州市发布的关于花毛茛盆栽种植的技术规范。以下对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品种选择与种球处理
1. 品种选择:应选用适应性强、抗病性好的品种,如‘红宝石’、‘黄玫瑰’等。这些品种具有良好的观赏价值和市场前景。
2. 种球处理:在播种前需将种球浸泡于500倍稀释的多菌灵溶液中30分钟,然后晾干备用。这样可以有效预防种球腐烂,提高成活率。
二、栽培基质与容器
1. 栽培基质:应采用疏松透气、保水保肥能力强的混合基质,如泥炭土:珍珠岩:蛭石=6:3:1的比例配置。这样的基质能够满足花毛茛生长发育的需求,同时避免积水导致根系腐烂。
2. 容器选择:建议使用直径15-20厘米的塑料盆或陶瓷盆,底部要有排水孔。容器大小要根据种球的大小适当调整,以保证植株有足够的生长空间。
三、光照与温度管理
1. 光照:花毛茛喜光但忌强光直射,适宜的光照强度为20000-30000勒克斯。在夏季高温时需要适当遮阴,防止叶片灼伤;冬季则要确保充足的阳光照射,促进花芽分化。
2. 温度:最适生长温度为15-20摄氏度。当气温超过25摄氏度时,应采取降温措施,如喷雾降温或放置冰块;低于10摄氏度时,则需保温防寒,可用塑料薄膜覆盖保温。
四、水分与肥料管理
1. 水分:保持土壤湿润但不积水。浇水时遵循“见干见湿”的原则,即表层土壤干燥后再浇水,浇透为止。注意不要让水滞留在叶腋间,以免引发病害。
2. 肥料:生长期每7-10天施一次稀薄液肥,开花期停止施肥。所用肥料以氮磷钾复合肥为主,比例为1:1:1,同时可适量添加微量元素肥料,如硼砂、硫酸锌等,以促进植株健壮生长。
五、病虫害防治
1. 预防为主:定期检查植株状况,发现病虫害迹象及时处理。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减少病菌滋生机会。
2. 治疗方法:对于常见病害如灰霉病、白粉病等,可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防治;针对蚜虫、红蜘蛛等害虫,可选用高效低毒的杀虫剂,如吡虫啉、阿维菌素等进行喷洒。
六、修剪与整形
1. 适时修剪:及时剪除枯黄老化的叶片和花梗,促进新梢萌发。一般情况下,在花毛茛开花结束后即可进行修剪,保留部分健康叶片继续养护。
2. 整形造型:通过摘心、拉枝等方式塑造理想的株型。摘心有助于控制植株高度,使植株更加紧凑美观;拉枝则能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增强植株抗逆能力。
以上就是对《花毛茛盆栽技术规程》(DB4101/T 111-2024)中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希望这些内容能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花毛茛盆栽的栽培技术要点,从而培育出健康美丽的花毛茛植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