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红脂大小蠹综合管理的技术要求、监测方法、防治措施及效果评价。本文件适用于山西省内红脂大小蠹的监测与防治工作。
Title: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Dendroctonus vale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4T 569—2024红脂大小蠹综合管理技术规范》是一项专门针对红脂大小蠹防治的重要地方标准。以下选取部分关键条款进行深度解析。
在术语和定义部分,明确规定了红脂大小蠹的概念及其危害特征。例如,“红脂大小蠹”被定义为一种严重威胁松树健康的害虫,其幼虫钻蛀树干导致树木死亡。这一定义明确了防治对象,为后续工作奠定了基础。
在监测预警方面,标准要求设置固定监测点并定期巡查。具体规定每10平方公里至少设立一个监测点,并配备专业人员负责日常检查。此外还强调利用远程监控设备和技术手段提高监测效率。
对于防治措施,标准提出了综合防控策略。包括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及营林措施等多方面内容。其中化学防治推荐使用高效低毒农药,在每年特定时期开展喷洒作业;生物防治则侧重于释放天敌昆虫如花绒寄甲等来控制害虫种群数量。
在营林措施上,提倡营造混交林结构以增强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同时建议对受害严重的区域实施清理采伐,并及时补植健康苗木恢复植被覆盖度。
最后,在组织管理和技术支持环节,明确各级政府及相关机构职责分工,建立信息共享平台促进经验交流。并且鼓励科研单位加强技术研发力度,不断提升防控技术水平。
以上是对该标准中几个核心部分的深入解读,希望能帮助相关从业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