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制图的基本原则、图件分类、内容要求、表达方法、比例尺、图幅、图例以及成果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山西省内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制图工作。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Mapping of County-level Territorial Space Master Plann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P52
国际标准分类号:07.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4T 3116—2024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制图规程》是山西省发布的关于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技术规范。该标准对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编制、成果表达及质量控制提出了明确要求,为科学合理地制定国土空间规划提供了依据。
重点条文解读如下:
1. 规划范围与期限:明确规定了规划覆盖整个县域行政辖区,近期规划期限为5年,远期规划至2035年,并展望至本世纪中叶。这确保了规划具有前瞻性和连续性,能够统筹安排各项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活动。
2. 数据基础:要求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和1985国家高程基准作为统一的空间定位基础。同时强调数据来源应真实准确,更新及时,确保规划成果的科学性和权威性。
3. 图件内容:规定了包括土地利用现状图、城镇村体系规划图、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图等在内的12类必含图件。每类图件都有具体的内容要求和技术指标,如图件比例尺一般不低于1:5万,图层命名需符合相关标准等。
4. 成果形式:明确了规划成果由文本、图件、说明书和数据库四部分组成。其中数据库要求采用ArcGIS或SuperMap等主流GIS软件构建,确保数据可共享、可交换、可更新。
5. 质量控制:提出了规划编制过程中应严格执行三级审核制度,即编制单位自审、市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审查和省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终审。同时要求建立规划成果质量追溯机制,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
6. 公众参与:强调在规划编制各阶段均要充分听取社会各界意见,特别是涉及民生福祉的重大项目选址、用地布局等内容,必须通过听证会、座谈会等形式广泛征求公众意见。
7. 动态维护:要求建立规划实施监测评估预警体系,定期对规划执行情况进行跟踪分析,及时调整优化规划内容,确保规划目标顺利实现。
这些条文从不同角度全面规范了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对于提升规划质量和实施效果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