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悬铃木移栽的技术要求、移栽前准备、移栽过程、后期养护管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湖北省内悬铃木的移栽及养护工作。
Title:Platanus acerifolia - Part 3: Transplanting Specific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4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2/T 2062.3-2024 悬铃木 第3部分:悬铃木移栽规程》是湖北省地方标准中关于悬铃木移栽的技术规范。以下对其中的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在移栽准备阶段,标准要求选择合适的移植季节。最佳的移栽时间通常为早春或秋季,此时树木处于休眠期,有利于减少对树体的损伤。同时,必须对拟移栽的悬铃木进行全面检查,确保没有严重的病虫害问题。对于大型乔木,还需要提前断根处理,一般是在计划移栽前一年的秋季进行,通过环状剥皮的方式促使侧根生长,从而提高移栽成活率。
在挖掘过程中,规定了土球的大小应为树木胸径的8到10倍。土球的高度应保持在土球直径的2/3左右,以防止土球破裂。挖掘时要小心操作,避免损伤根系,尤其是主根和粗大侧根。挖出的土壤需剔除石块、杂草等杂物,并按原土层顺序分开放置以便回填。
运输环节强调使用专用设备,如吊车和平板车,确保运输过程平稳。树干与车厢接触部位要用软质材料包裹,防止擦伤树皮。长途运输还需采取遮阳、保湿措施,必要时可喷洒抗蒸腾剂。
种植穴的规格应当比土球大出至少50厘米,深度则略浅于土球高度,以便于浇水后土壤沉降。回填时先将表层熟土填入穴底,然后轻轻放置土球,再用剩余的土壤填充空隙。每回填一层都要夯实,确保土球稳固。种植完成后立即浇透定根水,之后根据天气情况定期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湿。
养护管理方面,标准建议设立支撑架,采用三角形固定法,支撑点应位于树干上部三分之一处。初期每周检查支撑是否牢固,及时调整。同时,注意观察新梢生长状况,一旦发现有徒长枝应及时修剪,促进树冠均衡发展。还要定期松土除草,改善根际环境,增强土壤透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