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大水面富硒鲢鳙生态增殖的术语和定义、环境要求、苗种放养、饲养管理、水质调控、病害防治、收获与质量控制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陕西省内大水面富硒鲢鳙的生态增殖生产及相关管理活动。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Ecological Enhancement of Selenium-enriched Bighead and Silver Carp in Large Water Bodies
中国标准分类号:B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15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109T 309-2024《大水面富硒鲢鳙生态增殖技术规范》是一项专门针对在大水面环境中进行富硒鲢鱼和鳙鱼生态增殖的技术指导文件。这项标准旨在通过科学的方法提高水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同时保护生态环境。以下是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富硒饲料的选择与使用
条文:5.1 富硒饲料应符合GB/T 20195的要求
解读:本条款要求所使用的富硒饲料必须符合国家关于饲料安全的标准(GB/T 20195),确保饲料中硒元素的含量和形式对人体无害,并且能够有效被鱼类吸收利用。这一步骤对于保证最终产品中硒含量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至关重要。
放养密度控制
条文:5.2 每公顷放养量不应超过1500尾
解读:合理的放养密度是维持生态平衡、促进鱼类健康生长的关键因素之一。过高的放养密度会导致水质恶化,影响鱼类的生存环境;而过低则会浪费资源。因此,建议每公顷水域最多放养1500尾鲢鱼或鳙鱼,以确保良好的生长条件。
定期监测水质
条文:6.1 应定期检测水体中的溶解氧、pH值等指标
解读:保持适宜的水质条件对鱼类养殖至关重要。溶解氧不足会影响鱼类呼吸,过高则可能造成物理性损伤;pH值的变化也直接影响到微生物群落结构及营养物质转化效率。定期监测这些参数可以帮助及时调整管理措施,如增氧设备运行时间或者投放石灰调节酸碱度等。
病害防控
条文:7.1 避免滥用抗生素,优先采用生物防治手段
解读:为了减少药物残留风险并降低环境污染,应尽量避免过度依赖化学药品来预防或治疗疾病。可以考虑引入天敌控制害虫数量,或者利用益生菌改善肠道微生态平衡等方式来进行病害防控。这样不仅有助于提高产品质量,还能更好地保护自然生态系统。
以上只是部分重点内容的简要说明,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需结合当地具体情况灵活运用相关规定,确保达到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