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超早熟大豆栽培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条件、品种选择、播种、田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及收获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黑龙江省超早熟大豆产区的栽培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Ultra-early Maturing Soybean Cultiv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05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327T 094-2024《超早熟大豆栽培技术规程》是一项重要的地方标准,旨在指导黑龙江省超早熟大豆的高效种植。以下选取了几个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1. 品种选择:标准指出应选用通过国家或省级审定的超早熟大豆品种。这意味着在选择种子时,必须确保其具备合法的市场准入资格,并且经过专业机构测试验证,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抗逆性。
2. 播种时间:推荐的最佳播种时间为当地气温稳定在5°C以上。这一规定基于大豆种子发芽所需的最低温度条件,确保幼苗能够健康生长,同时避免因过早播种而遭受低温冻害的风险。
3. 田间管理:强调了合理密植的重要性,建议每公顷种植密度为25万至30万株之间。此外还提到要及时中耕除草、防治病虫害以及适时灌溉排水等措施,这些都直接影响到最终产量和品质。
4. 收获时机:当植株叶片大部分脱落且豆荚变为黄褐色时即可开始收获。这个阶段标志着作物已经成熟,可以保证收获时籽粒饱满度高,减少损失率。
5. 质量要求:成品大豆的质量指标需符合GB/T 18407.1的规定。这包括但不限于纯度、水分含量、杂质比例等方面的要求,以确保产品在市场上具有竞争力。
通过遵循上述各项具体操作指南,种植者不仅能够提高单产水平,还能有效降低生产成本,从而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同时,该标准也为相关部门提供了监管依据,有助于维护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