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笋用绿竹栽培的术语和定义、园地选择与规划、种苗准备、栽植技术、抚育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四川省内笋用绿竹的栽培生产。
Title:Cultiva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hoot-producing Green Bamboo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 5113T 45-2024《笋用绿竹栽培技术规程》是四川省南充市制定的地方标准,该标准规定了笋用绿竹的建园、土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以及采收等技术要求。以下从几个关键环节对标准中的重要内容进行解读。
首先在建园方面,标准提出选择土壤疏松、排水良好且pH值为5.5至7.0的地块作为种植地,并要求园地坡度不超过25度。同时强调在定植前需深耕土壤并施足基肥,以确保绿竹生长初期有充足的养分供应。
关于土肥水管理,标准指出每年应进行两次中耕除草,保持土壤通透性良好。施肥上采用有机肥与化肥相结合的方式,其中有机肥占总施肥量的比例不得低于60%。灌溉则根据天气情况和竹林生长状况适时适量进行,特别是在干旱季节要保证水分供给充足。
对于病虫害防治,标准提倡采取物理、生物及化学方法综合防控措施。例如利用灯光诱杀害虫,保护天敌昆虫,合理使用高效低毒农药等手段来减少病虫害发生几率。此外还特别提到要定期巡查竹林,一旦发现病虫害要及时处理,避免扩散蔓延。
最后在采收环节,标准规定笋体高度达到80厘米以上即可开始采收,但不宜超过120厘米。采收时要注意不要损伤母竹,并且同一块竹林内不同批次的笋子应间隔至少10天再行采摘,以便母竹恢复生长。
以上就是DB 5113T 45-2024《笋用绿竹栽培技术规程》中一些重要的技术要求解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