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旱作全膜垄沟大蒜栽培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条件、整地施肥、覆膜技术、品种选择与处理、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收获与贮藏要求。本文件适用于甘肃省旱作农业区全膜垄沟大蒜的栽培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Garlic Cultivation under Full Film Ridge Furrow in Dryland Agriculture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2/T 2244-2024 旱作全膜垄沟大蒜栽培技术规程》是甘肃省发布的关于旱作农业中全膜覆盖垄沟栽培大蒜的技术规范。该标准对提高大蒜产量和品质、节约水资源以及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以下从几个关键点对标准中的重要内容进行详细解读。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甘肃省干旱或半干旱地区的全膜垄沟大蒜栽培。这表明该技术主要针对气候干燥、降水量少且蒸发量大的区域,如甘肃的河西走廊等地。通过采用全膜覆盖垄沟的方式,可以有效减少水分蒸发,保持土壤湿度,从而适应这些地区的种植需求。
2. 品种选择
标准要求选用适应性强、抗病虫害、耐寒耐旱的大蒜品种。例如,“紫皮蒜”因其较强的适应性和较高的经济价值成为优选对象。同时强调种子质量需符合GB/T 1534的规定,即纯度不低于98%,净度不低于99%,发芽率不低于85%。这对于确保大蒜苗齐苗壮至关重要。
3. 整地施肥
要求深耕细耙,使土壤疏松透气。结合施用有机肥作为基肥,每亩施用量应在3000公斤以上,并配合适量化肥。这样做不仅能够改善土壤结构,还能为大蒜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基础。
4. 覆膜方式
全膜覆盖垄沟技术的核心在于合理安排垄宽与沟深。一般情况下,垄宽控制在70厘米左右,沟深约20厘米,这样既能保证良好的排水效果又能利于灌溉。覆膜时要紧密贴合地面,确保无漏气现象发生,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保水增温的作用。
5. 播种管理
播种密度直接影响最终产量。根据标准建议,株距保持在15-20厘米之间较为适宜。播种后要及时镇压,促使种子与土壤充分接触,提高出苗率。此外,在幼苗期还需注意及时查苗补苗,防止缺苗断垄情况出现。
6. 田间管理
包括除草、追肥、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特别是在抽薹开花阶段,需要适当增加磷钾肥的比例来促进花茎发育。对于常见的病虫害如锈病、根腐病等,则应采取综合防控措施,比如轮作倒茬、生物防治等方法加以应对。
7. 采收贮藏
当大蒜植株叶片开始枯黄时即可适时收获。收获后的蒜头应放在通风干燥处晾晒至七八成干后再入库储存。整个过程中要注意避免机械损伤,以免影响商品品质。
综上所述,《DB62/T 2244-2024》从品种选育到田间操作再到采收贮藏都给出了详尽指导,旨在帮助农户科学高效地开展旱作全膜垄沟大蒜栽培活动,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