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地质灾害警示牌的术语和定义、分类、设计要求、制作材料、设置要求及维护管理。本文件适用于甘肃省行政区域内地质灾害警示牌的设计、制作、设置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Geological Hazard Warning Signs
中国标准分类号:P59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2/T 4963-2024地质灾害警示牌技术规范》是甘肃省针对地质灾害警示牌制定的地方标准,该标准从设计、制作到安装维护等各个环节对警示牌提出了明确要求。以下选取部分关键条文进行深度解读:
1. 警示牌的设置位置
标准中明确规定警示牌应设置在地质灾害易发区的显眼处,且需确保行人和车辆能够清晰看到。具体要求包括:距离灾害点不超过50米,同时避免被树木、建筑物或其他障碍物遮挡。这一规定旨在保证警示信息能及时传递给潜在受影响人群,减少灾害发生时的人员伤亡。
2. 警示内容与形式
警示牌上必须包含灾害类型、危险程度、逃生路线图以及应急联系方式等内容。文字表述要简洁明了,并配以醒目的图形符号。例如,“滑坡”用特定图标表示,“紧急撤离方向”则通过箭头指示。此外,还要求使用反光材料制作警示牌,以便夜间也能发挥作用。这些细节设计有助于提高警示效果,在关键时刻挽救生命财产安全。
3. 材质选择与耐久性
材质方面,推荐采用不锈钢或铝合金作为主要材料,表面需经过防腐处理,以增强其抗风化、抗氧化能力。对于特殊环境下的警示牌(如盐碱地),还需额外增加防护涂层。标准特别强调了耐久性的考量,因为长期暴露在外的警示牌如果因腐蚀而损坏,将失去应有的功能。
4. 安装固定方式
安装时应确保警示牌牢固稳定,防止因大风等原因导致倾倒。标准建议采用膨胀螺栓或预埋件等方式固定,并定期检查是否存在松动现象。特别是在山区等地形复杂区域,更要注意基础施工质量,确保警示牌能够在恶劣天气条件下依然保持完好无损。
5. 维护管理要求
明确了警示牌日常巡查频率,至少每季度一次,发现问题及时修复或更换。同时,建立档案记录每次维护情况,包括时间、地点、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等信息。这种规范化管理有助于延长警示牌使用寿命,保障其始终处于良好状态。
通过以上解读可以看出,《DB62/T 4963-2024》不仅涵盖了地质灾害警示牌从规划到实施的全过程,而且注重实际操作中的细节把控,为有效预防和应对地质灾害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