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城市空间语义实体模型的数据格式要求,包括数据结构、编码规则、存储格式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城市空间信息建模、管理与共享等相关领域。
Title:Data format for urban spatial semantic entity model
中国标准分类号:
国际标准分类号: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在当前城市数字化转型加速的背景下,标准的更新与演进对于推动数据互联互通、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TCAGIS 14-2024《城市空间语义实体模型数据格式》作为我国城市空间数据标准化的重要成果,相较于旧版标准(如 TCAGIS 14-2019),在多个方面进行了优化和调整。本文将聚焦于“语义实体分类体系的扩展”这一核心变化,深入解读其背景、内容及实际应用价值。
在旧版标准中,城市空间语义实体的分类主要基于传统的地物类型划分,如道路、建筑、绿地等,虽然具备一定的实用性,但在面对复杂的城市空间结构和多源异构数据融合时,存在分类不全、语义表达不够精细等问题。而新版标准在保留原有分类的基础上,引入了更加细化的语义层级,新增了如“公共设施节点”、“智能感知设备”、“虚拟空间单元”等类别,从而更全面地覆盖了现代城市空间的多样化特征。
这一变化的背后,是城市数字化管理对数据精细化、智能化需求的提升。例如,在智慧城市建设中,不仅需要知道某条路的存在,还需要了解该路上是否有路灯、摄像头、传感器等智能设备,并能将其纳入统一的数据管理体系。新版标准通过扩展语义实体分类,为这类信息的结构化表达提供了技术支撑。
在实际应用中,这一变化带来了显著的提升。以城市规划为例,规划人员可以利用新标准中的“虚拟空间单元”来模拟不同开发方案下的空间布局,结合智能设备的数据进行动态分析;在应急管理领域,通过对“公共设施节点”的精准识别,可以快速定位关键设施位置,提高应急响应效率。
此外,新标准还强调了语义实体之间的关联关系,例如“建筑与附属设施”、“道路与交通设施”等,这种结构化的关联关系有助于构建更加完整和准确的城市空间数据库,为后续的空间分析、数据挖掘和人工智能建模提供高质量的数据基础。
总体来看,TCAGIS 14-2024 在语义实体分类体系上的扩展,不仅是技术层面的一次升级,更是对城市空间数据表达方式的一次深刻变革。它为实现城市空间数据的高精度、高智能、高协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未来城市治理和数字孪生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