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再生资源回收站点的基本要求、服务要求、管理要求和评价与改进。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内再生资源回收站点的服务规范管理。
Title:Specification for Recycling Resource Recovery Sites Services
中国标准分类号:Z5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T 4770—2024《再生资源回收站点服务规范》是山东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再生资源回收站点的服务行为,提升行业服务水平。以下是对该标准中部分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环境保护要求
标准明确指出,再生资源回收站点应符合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不得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具体包括:站点选址应远离居民区、学校等敏感区域;回收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需按照国家规定进行处理,不得随意排放。此外,还要求站点内应设置防渗漏设施,防止污染物渗入地下。
安全生产管理
安全生产是再生资源回收行业的重中之重。标准强调,回收站点必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备,如灭火器、急救箱等,并定期检查维护。工作人员上岗前须接受安全培训,掌握基本的安全操作技能。同时,站点内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确保作业过程中的人员安全。
回收物品分类与标识
为了提高再生资源的回收效率,标准提出了详细的物品分类标准。例如,金属类分为铁、铝、铜等不同种类;塑料类按材质分为聚乙烯、聚丙烯等。每种物品都应有明确的标识,便于后续加工处理。此外,对于一些特殊物品如废旧电池、电子废弃物等,需要单独存放并标明危险品标识,避免与其他普通废物混合。
信息管理系统建设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已成为现代再生资源回收站点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标准建议,站点应配备计算机或其他数据处理设备,记录每日的回收量、种类以及流向等信息。这些数据不仅有助于企业自身优化运营模式,也为政府相关部门提供了有效的监管依据。同时,鼓励使用二维码或RFID标签等方式对回收物品进行追踪管理。
售后服务保障
良好的售后服务能够增强客户满意度,促进业务发展。标准提出,再生资源回收站点应当提供上门取件服务,并承诺在约定时间内完成回收任务。对于大件废弃物,如家具、电器等,应安排专业人员上门拆解搬运。另外,当客户对回收价格存在疑问时,站点工作人员应及时解答,并出示相关定价依据。
通过以上解读可以看出,《再生资源回收站点服务规范》从多个维度规范了行业行为,既考虑到了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等基础性要求,也关注到了信息化管理和售后服务等前瞻性需求。这对于推动整个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