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中信息模型数据的集成要求、移交流程及质量控制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内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信息模型数据集成与移交工作。
Title:Guidelines for Data Integration and Handover of Information Models in Urban Rail Transit Engineer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T 4758—2024《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信息模型数据集成与移交指南》是山东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中BIM(建筑信息模型)数据的集成和移交流程。以下将选取其中的关键条款进行深入解析。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内新建、改建、扩建的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中的信息模型数据集成及移交工作。明确了标准的应用领域,确保了其在特定项目中的适用性。
规范性引用文件
标准中引用了多个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如GB/T 19666-2005《电缆的型号编制方法》等。这些引用文件为制定本标准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保证了标准内容的专业性和权威性。
术语和定义
- 信息模型:以数字形式表示建筑物及其组成部分的几何形状、属性、功能特性的集合。
- 数据集成:将来自不同来源的数据按照一定的规则组合成一个统一的数据集的过程。
- 数据移交:在项目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之间或参与方之间转移数据的行为。
数据集成要求
1. 数据格式:推荐使用IFC(Industry Foundation Classes)作为数据交换的标准格式,确保各参与方能够无障碍地共享数据。
2. 数据分类:根据项目的具体需求对数据进行合理分类,便于管理和检索。
3. 数据一致性:确保集成后的数据在整个项目周期内保持一致,避免因信息不准确而导致的问题。
数据移交要求
1. 移交准备:在开始数据移交前,需明确移交的目的、范围、时间和责任主体,并完成必要的准备工作。
2. 移交过程:采用标准化的移交程序,包括但不限于数据验证、交接清单确认等步骤。
3. 移交后管理:建立有效的后续跟踪机制,及时解决移交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保障数据的有效利用。
实施建议
- 加强沟通协作:项目各方应保持良好的沟通,共同推进信息模型的建设和发展。
- 定期培训:组织相关人员参加专业培训,提高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
- 持续改进:根据实际应用情况不断优化和完善数据集成与移交方案。
以上是对DB37/T 4758—2024部分重要内容的解读,希望能帮助相关从业者更好地理解和执行该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