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沙化土地农田林网建设的术语和定义、基本原则、规划设计、树种选择、施工技术、抚育管理及效益评价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山西省内沙化土地区域的农田林网建设和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Farmland Shelterbelt Construction in Sandy Lands
中国标准分类号:B43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4/T 3106—2024《沙化土地农田林网建设技术规程》是山西省发布的关于沙化土地治理和农田防护的重要地方标准。以下对其中的关键条款进行深入解读。
首先,标准明确指出农田林网建设应遵循的原则包括生态优先、因地制宜、经济合理及可持续发展。这要求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状况,确保既能有效改善生态环境又能促进农业生产。
其次,在林带设计方面,规定了不同区域林带宽度的具体要求。例如,对于轻度沙化地区,林带宽度一般不应小于15米;而对于重度沙化地区,则需达到20米以上。这样的规定旨在通过合理的布局来增强防风固沙的效果。
再者,关于树种选择,强调应当优先选用适应性强、抗逆性好的乡土树种,并且提倡混交造林以提高生物多样性。同时,还特别提到在盐碱化较重的地段可适当增加耐盐碱植物的比例。
此外,标准还对苗木质量、栽植密度以及后期管护措施等做出了明确规定。比如,要求苗木根系完整无损、高度不低于1.2米;每公顷栽植数量不少于1600株;并且定期开展修剪、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工作。
最后,强调了监测评估机制的重要性。建议建立长期观测点,定期收集相关数据,以便及时调整优化管理策略,保证整个系统的健康稳定运行。
综上所述,《沙化土地农田林网建设技术规程》为如何科学有效地开展沙化土地治理提供了详尽的技术指导,对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